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为什么会有空虚感和孤独感?
孤独,空虚,的人人为什么会有空虚感和孤独感?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一个人的心灵当中没有留下什么东西的话,尤其是早年,父母温暖,也就是他内心当中没有能够维护他存在感的一种体验,父母的肯定父母的关怀,父母的爱护和父母给予的安全感都是一个人存在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这些东西都没有的话,一个人的内心当中就会有空洞空虚的感觉,非常容易引发抑郁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缺乏目标,没有明确的人生方向,所以容易空虚。
2.总是做无意义的事情,容易烦躁,焦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空虚感是意味着没有意义和快乐的目标,包括人和事情,也就是说,既没有让自己感觉有意义和快乐的朋友,家人,爱人,也没有让自己感觉有意义和快乐的事情。实际上孤独感也是因为这两点,如果有自己喜欢的人可以在一起,有喜欢做的事情投入去做的话,也就没有孤独感了,即使有孤单一个人的时候,但内心是没有孤独感的。所以往往空虚感和孤独感也是同时出现在的,基本不会单独出现,很难想象孤独但是很充实,或者空虚但是不孤独的情况,这里强调一下,孤独感不是指一个人的存在形式,而是内心的孤独感觉,有朋友可以相互了解支持的人,内心是不会持续孤独感的,当然偶尔短暂的孤独感是大家都会有过的。
为什么有的人会持续有空虚感和孤独感,有的人不会呢?这就要从人的依恋关系开始谈了。人最早的依恋关系就是母婴关系了,从怀孕开始,就跟妈妈在一起,这个时候我们至少是有妈妈的陪伴的,24小时在一起,给自己滋养,陪伴自己成长到十个月,再出生,这个时候一般也主要是妈妈跟婴儿在一起,如果妈妈可以做好喂养和陪伴,婴儿会感到很安全,也有实实在在的奶可以喝,安全快乐地生长,这个时候是不会有空虚感和孤独感的,而是安全充实的被爱的感觉,有一个足够好的妈妈是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的基础。
如果这个时期,妈妈因为自身的原因,比如很抑郁的妈妈,那么就无法及时回应婴儿的需求,婴儿就会感觉温饱问题都是失控的,会有生存焦虑,感觉很不安全,也感觉不到有温暖的陪伴,就会产生很强烈的孤独感了,如果妈妈的抑郁一直没有改变,爸爸或者其他家庭成员又无法满足婴儿的及时需求的话,长期下来,长大的孩子就会习惯了空虚感和孤独感了,缺少安全温暖有爱的依恋关系感觉,长大之后,也会发现自己对人际交往不感兴趣,不想积极主动去交往,去认识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包括谈恋爱结婚,都会比较被动,因为从小的记忆感觉就是得不到爱的感觉,不安全的感觉,内心会觉得反正都是得不到良好的关系和陪伴的了,就会很消极地面对人际交往,而越是这样,人际关系也就越差,越是缺少自己的好朋友,找到恋人也变成很困难的事情,然后很自然地,也就会越来越多的空虚感和孤独感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持续存在的空虚感和孤独感一般就是这样形成的。
谈到这里就要强调一下了,这一切如果自己意识到了,愿意积极去改善的话,是完全可以学习改变的,不是不可以改变的宿命,有的人无法改变是因为根本没有看到这些心理规律的影响,自然也不愿意从当下的人际关系开始努力改变了,甚至自己觉得空虚感和孤独感才是真实的人生感觉,好像只能保持这个感觉生活下去,自己就觉得无法改变了,这样的情况才是难以改变的原因。如果自己可以看懂依恋关系模式和心理规律,自己愿意改变的话,都是可以学习改变的。
当然看懂心理规律不是容易的事情,推荐大家可以考虑心理咨询的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没有希望,没有信仰,没有爱就会觉得空虚寂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人为什么会有空虚感和孤独感。类似的问题,还有叫做人为何会有充实感或者自信感。
这里的人,我们不妨叫做现代的人。
古人大概是没有这种感觉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然后“进亦忧,退亦忧”。是故忧国忧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这是一种情操,一般忙着这两件事情的话,是不会照顾到自己的感受的。
现在的人呢,随着西方思想的冲击,强调了一个词,叫做自信。
你发现啦,自信是不存在的,或者你根本看不到自己真得自信的时候,你看到的只是别人的自信。而别人的自信,我们通常叫做装13。
人是个群体的动物,我们不可能过于强调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空虚其实就是没人聊天,孤独感也一样。
别人夸你两句,你真得认为自己其实也还可以,这个不叫自信。
我们的文化中从来没有强调自信的说法,所以这个民族才能得以延续。
总之吧,所谓的空虚,孤独,就和自信一样,都是自己无聊的时候骗骗自己的。
上一篇:哺乳期间,妈妈可以烫发和染发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