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5G时代若来临,WiFi会被淘汰吗?
网络,流量,标准5G时代若来临,WiFi会被淘汰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会。
一、5G未来最大的应用领域是物联网,包括远程控制,这些都需要你操控的设备“在线”或“已连接”,暂时还脱离不了WiFi环境。
二、5G信号无法使用时,WiFi自动成为plan B。
只不过,一旦5G真的成熟,人们可能不会主动使用WiFi,会逐渐把WiFi从常见场景中驱逐出去,WiFi变成一种辅助工具,和一种连接手段。
就像几年之前争论纸媒会不会被取代,这么多年,纸媒消失了吗?没有。但你看吗?不常看。只是逐渐沦为边缘产品。
能取代WiFi的不会是5G。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会,5G是应用于可移动的低时延、高带宽的需求,WIFI是固定位置的高带宽需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会,因为流量可能不是无限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尽管5G来了,WiFi也并不会消失
虽然5G的速度非常快,但是我们使用WiFi网络的时间占了整个上网时间的70%,这个数据和规模是5G的2倍。若要通过5G实现这些连接,则需要运营商投入更多的基站,成本也会增加。因此,WiFi会存在很久,不会被5G取代。只不过,随着5G的商用,为了与5G的速度相匹配,WiFi技术也会随之升级。
目前的WiFi存在覆盖范围小,穿墙能力不强的缺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答案就是WiFi 6。
传统的WiFi在连接现在的2G、3G或者4G网络时,需要切换SSID,WiFi 6则不同,其采用的分布式结构及One Pod Per Room的设计将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整个住宅的网络覆盖。具体的方法是,在每一个使用网络的房间布置一个Pod(小型无线电接入点),每一个Pod将直接连接至路由器,路由器再连接至互联网。因此,每个Pod都将提供一条全新的通路。
在室内进行WiFi连接时,可选择最优通路进行WiFi网络的使用,为住宅内的每一所房间都提供最优的网络传输速度,同时也提供了足够的网络容量。而且为了防止通讯延迟,Pod只能与路由器通信,Pod之间不通信。
二、5G与WIFI的区别
5G时代WiFi会被淘汰是一个伪命题,因为5G和WiFi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事物。
5G指的是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五代标准,主要特点是波长为毫米级、超带宽、超高速度、超低延时,而WiFi则是一个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协议。5G具有低延时、高可靠、大量接入的特点,因此很多人认为这是5G替代WiFi的理由。然而,5G使用的是穿透力较弱、会迅速衰减的毫米波,而现代建筑的主要材料为对信号阻挡作用明显的的钢筋水泥,因此5G难以完全覆盖室内。
WiFi目前主流的是2.4GHz以及5GHz,相较于5G的毫米波拥有更强的穿透力,更适用于室内局域网的布局。同时,对于个人以及家庭来说,WiFi尽管不如5G更加具备移动性,但更容易部署,仅需通过宽带以及无线路由器就可以完成布局,而5G的部署则需要运营商的介入以及建立基站。同时5G具有公开性。在家庭等私密场景中,作为私有网络的WiFi更具普遍性,WiFi通过密码构建私人的局域网,能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
实际上,5G时代,在智能家居的使用上充满了私密性和指向性,在一个局域网内,能够精准的控制智能产品,比如通过WiFi进行投屏操作或者开关灯。而5G作为公开的网络,对于智能家电的控制没有指向性,很可能出现将视频投向其他家庭的尴尬,存在泄露隐私的风险。
三、WiFi6助力实现家居互联
智能家居依靠WiFi和物联网实现连接和通信。物联网包括控制数据库、数据通信和用户友好型界面,智能家居即服务采用传感器跟踪数据,有时将数据收集至云进行分析,并在事物在其所处环境下不正常时通知用户。支持这一切的便是数量庞大的传感器与为它们提供网络的室内WiFi设备。
WiFi6的One Pod Per Room设计和分布式结构可以说是实现真正互联的智能家居最佳方案,不仅如此,WiFi 6还能延长设备的电池寿命,简化故障的排查步骤,进一步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从而实现真正互联的智能家居应用!
四、5G和WiFi并非互相竞争,而是彼此互补
在户外,移动网络的便携性使5G比WiFi更加灵活;在室内,WiFi的穿透性以及私密性,使其更加适合在室内使用。所以,在5G网络技术普及的未来,WiFi将会作为将5G网络转化为局域网的手段,用以将室内设备接入5G。
也就是说,WiFi将会被并入5G的架构之中,而不是被淘汰。
喜欢以上回答的朋友,不妨点赞支持~更多5G行业精彩资讯尽在【神州5G】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会,wifi会转而成为智能家居种物联网的毛细血管和末稍神经!
上一篇:开放式厨房如何开通天然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