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大霄说,拉长机构资金考核周期,能促成内资更大胆买股票,对此你怎么看?
机构,股市,资金李大霄说,拉长机构资金考核周期,能促成内资更大胆买股票,对此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12日表示,2018年国内投资者不敢买股票,国外投资者却拼命买中国股票,并不是说国外投资者聪明,关键在于投资资金结构起了作用。国内大部分投资者到年底都要算盈亏,所以在市场下行阶段不断地判断是不是见底了,没有见底不敢进,见底了才敢进,但判断底部非常困难。国外投资者年底不算收益,投资期限是三到五年甚至更长,关注大势。中国股市被低估了,中国经济中长期是看好的,因此国外资金积极融入中国市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老小子”又出来发话了,拉长资金考核周期,就能促使机构投资者抄底A股了?怎么听起来,那么可笑啊!
诚然,国内都有年底盘算投资盈亏的情况,但这是资金不购买股票的根本原因么!一个股票,明知道今天买、明天有可能会亏损,无论做为机构、还是个人,都不会、也不应该去投资!难道李大霄同志所在的应英大证券是这样进行投资的,不管短期股市行情走势,反正拉长到十年的周期来看,股市总是波动上涨的。这种投资方式,我还真不认可,也无法苟同!
做为小散来说,我宁愿是等到股市上涨,赚点小收益,也不能学大霄同志一样,乱抄底、瞎胡说!我的资金本来就不多,且更不是大风吹来的,轻易抄底,难道产生的亏损,大霄同志会补偿给我么!
再者说,机构投资者,虽然不像我们小散一样对短期资金的波动那么敏感,但如果十个交易日下跌了﹣30%,机构能不急,难道拉长了资金考核周期,这亏损就不是亏损了么!退一步来说,机构投资者又不是“傻子”,不会凭李大霄几句“忽悠”就盲目去抄底的。之所以,目前还没有跑步入场,说明A股还不具备投资的价值,还不能去抄底;A股未来走势并不明朗,现在大笔资金投资,不怕抄在半山腰么。一旦出现比较严重的亏损,还是要机构投资者自己承担,反正到时候,大霄同志“躲起来”就是了,谁能拿他怎么样呢!
总之,A股的基本情况不转变,光凭拉长考核周期就能促使投资人抄底啦!大霄同志,你还是太可笑了,做为A股市场的“小丑”,搞笑你还是挺认真的!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外资机构的投资策略是“天价不买,地价不卖,不要企图抓到最高价和最低价,吃中间一段已经很好了!”并且加上外围股市的环境这几年比A股好,大量的外资其实有一个大量积累获利的情况出现,所以选择卖出涨高了的风险,进入A股跌多了的价值是毫无畏惧的,毕竟人家眼光长远,还有足够多的资金!!!
但是国内市场的投资者机构已经走了3年7个多月的熊市,甚至A股整体熊长牛短的局面给予大部分投资人,包括机构一种“宁可做趋势,也不做布局的策略!”再加上前期没有做空工具的帮助,大部分的机构都处于的是一种亏损状态,资金上就有所回撤,信心更是不足,当然不敢大胆买股票!!!!
要知道私募,基金,机构都是以业绩说话,以业绩来进行融资,甚至靠业绩拿工资和奖金的,所以李大霄说,拉长机构资金考核周期,能促成内资更大胆买股票的这种说法成立!只要给他们一个长时间的周期,他们是愿意买入现在的A股的,只不过处于业绩的考虑,谁都不想在铤而走险了,不如等到趋势明了在进行投资,这是目前大部分国内机构的操作策略,属于右侧型!而外资则更像是左侧型交易,毕竟人家现在又有钱,又有胆,当然可以站在未来3-5年的立场上买买买咯!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谢谢您们的支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李大霄说的拉长考核周期有助于我国股市的稳定,是很有道理的,应该说,我国股市长期缺乏稳定,常年全球主要经济体股市表现倒数第一,十年指数停滞不前,既有股市内在存在很多机制问题,也有大型和主流机构投资者存在大量缺陷和不成熟的散户化行为有很大的关系。
应该说,去年,以港股通为代表的海外资金在去年一整年的股市持续下跌和我国股市跌幅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排名再次倒数第一走势中,海外资金依旧是持续坚定不断买入,累积流入金额达到3000亿左右的规模,且不论投资收益是否和国内主流基金一样损伤惨重,但是他们坚定买入,坚定持有的态度和风格,真正体现了长线思维和价值思维,总体上,以qiff和港股通为代表的资金,目前在我国总量中占比达到6%以上,反观基金为代表的国内机构投资者,虽然占比在10%以上,却明显缺乏投资的价值观和稳定性。
每年的基金排名,每年一度的考核,以及国内基金投资,散户化行为,比如集中持仓,频繁换手,追逐热点和炒作,这些行为,的确严重地影响了股市大幅波动,没有起到一个成熟价值投资者长期稳定和投资优秀公司的股市基石作用和价值投资典范作用。而真正优秀的基金和基金经理,关注的不是排名,而是寻找优秀的产业和公司,充当价值的发现者和定价者,不仅仅充当股市的基石投资者也充当优秀产业和公司的基石投资者!!!
这其中,既有基金群体的考核因素不合理,也有基金经理都是科班毕业,完全缺乏社会实际产业经验运作的基本经验和常识,也缺乏几个残酷的牛熊大周期的残酷考验。而考核机制则是结果导向,也就是说,考核的结果追求的是排名,就会导致基金行业总体不追求绝对收益而追求相对收益。即所谓只要亏的比别人少,赚的相对比别人多,至于是否跑赢指数基准,则不是基金经理群体关注的,这就和国际主流或者成熟市场的基金经理大相径庭了,甚至南辕北辙!!!
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基金行业考核,包括险资,包括证金等,都存在这个问题,即作为稳定和证券市场的基石投资者不能起到稳定和基石的作用而是频繁地进出股市,从而造成市场因为几万亿的资金频繁进出造成指数频繁大幅波动。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中小投资者,也不仅仅是投资与基金的投资者,也包括了几斤本身和股市本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