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原子弹是质量变成能量的过程,那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的植物把能量变成质量的过程吗?
能量,光合作用,质量原子弹是质量变成能量的过程,那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的植物把能量变成质量的过程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原子弹是质量变成能量的过程,那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的植物把能量变成质量的过程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科学爱好者报到。
原子弹,是人类制造的最恐怖武器之一。发明至今,地球上进行的各种核爆炸已经有两千余次了。原子弹的爆炸就是不受控制的裂变反应。重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后分裂成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同时释放能量和更多中子,让周围的重原子核也发生分裂。如此,一公斤铀释放的能量可以相当于两千吨煤炭燃烧的能量,很恐怖。
核爆炸,等于将重原子裂变成轻原子,减轻的质量变成了能量,产生毁灭性爆炸。而植物的光合作用并不能看作能量转换成质量,它从头到尾都没有增加一毫克的质量。
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光化学反应的统称,跟物理关系不大。照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可以看作没有质量,水、碳、氮等都是地球上原本就有的。植物只是借助阳光的力量把它们收集起来并重新组合一下,制造出碳水化合物(糖)养活自己而已。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没有一个原子是它自己制造出来的,所有物质都源于地球。
以前我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条孔雀鱼和一块水苔密封在装满水的小玻璃瓶里。阳光,和鱼产生的二氧化碳、粪便让水苔得以存活、生长并释放氧气;鱼则以水苔为食,呼吸水苔制造的氧气。这个小小的“生态圈”维持了一周时间,物质总量没有丝毫变化。可以试试,挺好玩的。
我是科学爱好者章北海,不列公式,不堆数据,打开脑洞看世界,让科学不再枯燥无聊。欢迎点击头像,浏览更多文章问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热核反应质量守恒,物质不会转化为能量——电磁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子弹核裂变反应是高能放射性物质从不正常不稳定的高能激发态衰变退化还原返回到低能正常稳定态排放额外激发能量。植物光合作用是以光能将植物体物质从低能正常稳定态激发提高到非正常稳定超额能量的高能激发态,吸收光合作用的光能能量,植物体物质能量和质量相应增大。而在植物体燃烧时放出能量,还原返回低能正常稳定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这两个过程是完全不同类型的过程。
原子弹爆炸是通过核裂变将部分原子核的质量转换为了能量
重元素,例如铀235具有在受到中子激发的条件下发生裂变转换为活动性的铀236的特性,然后U236再裂变为氪92和钡141,并释放少量自由中子和伽马射线。这个过程铀原子的初始质量是大于最后裂变产生的氪和钡原子以及自由中子的质量总和,这部分丢失的质量即按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所描述的关系转化为了能量。
上面反应过程释放的自由中子可以再激发其他铀原子实现链式反应——这是原子弹和核反应堆的基本原理。
光合作用是利用太阳的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存储为化学能
而光合作用,就是利用植物叶绿体内的叶绿素吸收光子能量,并将这些能量转入到糖类的分子当中存储。这个过程是完全的光电生化反应,光合作用最初的光能依赖反应描述如下:
当叶绿素分子吸收一个光子后失去一个电子。此电子被递给脱镁叶绿素,然后再转给一个醌分子,随之启动一系列的电子转运链最终将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就是著名的NADP,又称辅酶II)还原为“还原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同样著名的NADPH,又称还原性辅酶II)。这样一个质子(氢核)被转移到了叶绿体的囊片膜的内腔侧,使囊片内腔ph值提升(酸性),被用于合成大名鼎鼎的ATP。总反应式如下:
2 H2O + 2 NADP+ + 3 ADP + 3 Pi(无机磷酸)+ 光子→ 2 NADPH + 2 H+ + 3 ATP + O2
核裂变前后质量是不守恒的。而光合作用前后质量是守恒的。
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物质来自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的第一部分“光能依赖的反应”完成之后,第二部分“非光能依赖的反应部分"会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三碳或四碳糖类,或者景天酸,进行一系列化合反应生成淀粉等高级分子,固定下来。这三种类型是高等植物的主要固碳类型。
3 CO2 + 9 ATP + 6 NADPH + 6 H+ → C3H6O3-磷酸 + 9 ADP + 8 Pi(无机磷酸)+ 6 NADP+ + 3 H2O
光合作用只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没有把能量变成质量。
(欢迎关注,探讨评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光合作用当然是能量转化为质量的过程了。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固化在了植物中。
上一篇:在图书馆自习,你能接受被换座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