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如何理解“感恩”这个词?
你的,粑粑,的人你如何理解“感恩”这个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爱是生命的动力,感恩是爱的要义。
人类因感恩而伟大,世界因感恩而美丽。
古语有云:“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心怀感恩去生活,人生处处有芬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我而言,感恩其实就是回馈,在你得到的时候,要还与给你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某某有恩于你,你必须铭记感恩二字,一旦有机会就要报恩。这是社会的共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古人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当今,我国政府对此持续大力倡导发扬,还大力倡导建立诚信社会。在这正面宣传教育的同时,对极少数忘恩负义者,进行依法惩处。感恩、诚信两者,相辅相成,融合一体,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中国,有着深远的意义。中国文明之邦必将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道徳素质建设,将得到更大提高。这是依法治国,依德治国的应有之义。请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是感激,自己向对方表达内心的感谢
恩是恩情,自己想对方付出精神上或者物质的的反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拾粪人
——灵遁者
今天在写作的时候,看到一个忍俊不禁的画面。窗外走过一对母女。女孩大概3到4岁的样子。她一边走,一边稚声稚气的叫道:“妈妈,粑粑,粑粑。”
母亲拿着手机在看,只是简单回应道:“哦,粑粑。”结果女孩用脚踢粑粑。嘴里还说:“粑粑,脏脏。不能踩。”她把粑粑踢到了草丛边上。她母亲这下看到了,忙说:“粑粑还踢!脏死了。”
小女孩知道脏,还把它踢到了边上。虽然不确定她是否在想,不要让别人踩到。但她这样的行为,是最纯洁的。
这个小女孩,一下子让我想起了村里拾粪的老人。现在的孩子,已经看不到这样的现象了。即使我出生在农村,其实也很少看到。
那时候就看见村里一个老人提着筐子,一路走,一路用小铲子拾粪。什么粪都拾。他拾回去,是用来当化肥用的。
有一次拾粪老人,和他儿子吵起来了。他儿子不让他拾粪,嚷嚷道:“都啥年代了,还拾粪!”老人拿着小铲子,斜着身子看着自己的儿子。我记得他大概是这样说的:“拾粪怎么了?嫌老子给你丢人了?”儿子无语,转身气冲冲离开了。
我有一次好奇还试了一下,半筐粪很沉,我几乎提不起来。当然那时候我小,大概7岁的样子。但不难想象,拾粪的筐子,只会越来越重,所以老人只会走的更慢。每次见,他都慢悠悠的。
可能现在的孩子不能想象,其实我还听我奶奶说过。他们还有拾粪大赛。就是看谁拾粪拾的多,多了就是荣誉。
我奶奶不拾粪,但她拾破烂。也是被我们一家人说了好多次,甚至吼过她。其实也是觉得面子过不去。她每次都是说不捡了,但每次见了,肯定捡起来。不光拾破烂,树枝木棍都捡回来。
我现在回想,可能他们老了,但依然闲不住。以前的习惯,是撂不下了。也有好处,我记得拾粪老人还挺高寿的,然后我奶奶虽然一直有气管炎,但也算高寿,活了86岁。可能还得益于这种“拾破烂”的劳动。
所以我现在看见城市里拾瓶子的老人,会主动把瓶子递到他们手里,而不是扔到垃圾箱。社会的角落里,有很多看似无用的脏东西,但在很多人眼里,这些是宝贝。每一个人有他存在的方式,每一件东西有它存在的道理。存在即合理,是一个值得推广的社会意识。此话的关键在于,找到合理利用该存在的方式。
我们都知道粑粑脏,所以就极力避开,但一个三岁的孩子还把它踢到草丛边上。类似“粑粑”的存在,有很多,我们也都避开。我们管这叫趋吉避凶。所以很多事情,我们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但别忘了,你没有踩到“粑粑”,你没有踩到“玻璃”,是因为有人替你拿走了这些脏东西。
每个人都是会产生一些身体垃圾的,但不是每个人都做到了自我净化和洁身自好。拾粪的人,现在已经没有了。但拾粪的精神,对于这个时代,乃至下个时代,都不可或缺。
摘自独立学者,作家,国学起名师灵遁者散文作品。
上一篇:NBA内部人士认为猛龙将对勇士构成最大威胁,本赛季的猛龙真的有这么“猛”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