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翁同苏办理洋务,到底是利还弊?
光绪,洋务,清流翁同苏办理洋务,到底是利还弊?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翁同苏挤掉了李鸿章,用翁短浅的目光,狭隘的思想,利己的私欲去办理洋务,对后来的进展到底是利还是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不得首先指出,题主这个问题有些错误。实质翁同龢本人是极力反对洋务的,到最终不得已才“支持”,也不能算支持,只能说自己不再反对。
而真正强力推行洋务运动的是李鸿章、张之洞、以及后来的袁世凯等人。说翁同龢举行洋务运动,纯粹是个错误!
翁同龢自誉清流人士,是典型的保守派,身为帝师的他,针对李鸿章等洋务支持者是持坚决反对态度的,因此两人积怨很深,这直接导致了李鸿章在筹措军备之时的不顺利。无论李鸿章如何阐明观点,说教洋务以及西学的好处,以及坚船利炮的威力和东洋虎视眈眈的野心,人家翁先生丝毫不为所动,就俩字“没钱”!
结果搞得李鸿章没钱买新船,连炮弹都买不起,甲午一战,被日本打伤了元气。
另外在那甲午之前,李鸿章提议修建铁路之时,李鸿章认为当务之急是修建京津之间的铁路,不但可以让两个城市之间的贸易更加便捷,而且如何洋人在天津登陆,也可从京城快速运兵至津。但结果怎样,又被翁同龢给否了,不但如此,翁同龢还联络孙家鼎一众大臣联名弹劾李鸿章。
好在慈禧知道大清离不开李鸿章这种务实的大臣,也知道单靠翁同龢这种清流人士不会有啥大作为,要不然老李非被老翁整死不可。
清流派对西学的鄙视早已是根深蒂固,何况翁同龢还是清流的头领,他经常在光绪面前讲所谓的“夏夷之辩”,认为“夏”是正统,天下应该以“夏”为楷模,而“夏”则无论如何也不能效仿“夷”。在他眼中,“夷”意味着野蛮,而“夏”则意味着文明。“夏”便是大清,“夷”便是东洋、西洋。现在所留存的翁同龢手迹之中,出现大量类如“尊夏攘夷”、“用夏变夷”的词汇。试问,持这种态度的人能支持“夷”的洋务吗?
因此,翁同龢不但不是改革的倡导者,反倒是阻挡历史进程的绊脚石。
就连日本伊藤博文对翁同龢的作风感到无比叹息,他认为如果没有这个绊脚石,大清也许三年之后会强大起来,但偏偏是清流挡路,弄得举步不前。
最终,在甲午战争之后,光绪才意识到这个老师真的太“老”了,人老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太老,老的一塌糊涂。若自己当时能听取李鸿章的建议,大清也许有可能避开与日本开战的局面,更不会赔款两万万两白银给人家,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也因为一场甲午之战,翁同龢等清流闭嘴了,对西学和洋务也不再鄙视,也意识到西学的优点。此后翁同龢也确实帮助过光绪变革,并且推荐了一个人给光绪,没有这个人,也许光绪就不会被囚禁瀛台。这位就是近代史上沽名钓誉的第一伪君子——康有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确定是翁同苏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流''误国,如晚唐、明末之朋党,清之翁同龢。这些人往往迂腐不堪、鼠目寸光、党同伐异,以气节自诩,却干不了几件实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看似"清流",实则浊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翁同苏办过洋务?历史上有翁同苏这个人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翁同龢并非是一位对变革有热忱的人,在慈安与慈禧两宫太后所推行的洋务运动,翁同龢就对此运动有所批评,并常对光绪帝告诫,让光绪帝深信不疑。光绪帝亲政后,命翁同龢主掌户部,户部握有财政大权,而当时的北洋舰队最需要更新武器,北洋大臣李鸿章与翁同龢因翁同龢兄翁同书遭其弹劾,与李鸿章有所心结,因此对北洋舰队的武器购买百般刁难,反而成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和李鸿章死磕我没记错的是翁同龢,因为李鸿章帮助恩师曾国藩在太平天国时期弹劾了安徽巡抚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后来他哥哥被处死了。翁同龢后来给李鸿章穿小鞋导致甲午战争失败
上一篇:2019年适合买房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