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中国古代没有狮子,那为什么会有石狮子和舞狮呢?
狮子,中国,石狮子有人说中国古代没有狮子,那为什么会有石狮子和舞狮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人说中国古代没有狮子,那为什么会有石狮子和舞狮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狮子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各自代表的象征和含义
中国不产狮子,据说狮子最早是从西域传来的,东汉年间,狮子作为礼物被送给了中国的皇帝。狮子是国外送中国的,自己并不产狮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狮子确实不是中国原生动物,它主要生活在非洲以及中亚地区。到了后面才引进到中国。
通常认为,这个狮子是通西域后到中国的,其实在先秦时期就有狮子的记载,当时狮子叫狁猊。《穆天子传》里讲:狁猊野马,日走五百里,食虎豹。
可见,狮子是比老虎还要凶猛的,是吃虎豹的。
但大量进入中原,确实是在通西域之后。当时的狮子作为贡物从西域送过来。
《后汉书》里就记载:是岁,西域长史班超击莎车,大破之,月氏国遣使献扶拔、师子。
这时候,狁猊变成了师子。而月氏国就是现在的阿富汗,现在阿富汗还有狮子。
传到中原之后的一段时间,狮子还没有成为中国最流行的吉祥物,当时很多人没见过狮子,所以都靠脑补,在做狮子雕像时往往把狮子的特征跟老虎的特征融合在一起。现在很多地方的辟邪,其实就是老虎跟狮子的混合体。
那狮子这个外来品种是怎么成为中国第一号护法的呢?
靠另一个外来物:佛教。
狮子在中国的成功是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成功。
首先,狮子在其原产地就是护法的存在。在太原博物馆有一个虞弘墓,是一个中亚人在中国当官死后的墓,他的墓有四面墓板,上面有精美的雕像,上面就刻着狮子。虞弘是个拜火教徒,跟当年波斯人是一个庙里的,这体现了波斯文化中的狮元素。
波斯人就把狮子看得很高,波斯王就是坐在金狮座上。
而佛教对狮子也相当推崇,佛祖被称为大狮子王,佛座称为狮子座、狮子床,僧人被称为猊座,佛祖讲经是狮子吼,正义之面被称为狮子相。可见,狮子是佛教第一护法兽。
佛教传到中原之后,就把狮文化带到了中国,和尚庙前都要立狮子像。渐渐地,世俗中也开始模仿起来。有钱有势的人家门前一般都会搞狮子像,就算没有狮子雕像,也有狮子的石雕,一般就在门前的上马石上。
后面,这个狮像还功名化,大家看大户人家的狮子,数狮子头上的疙瘩,如果是十三个,这叫十三太保,是一品大员才能有的。往下少一级就少一个疙瘩。这样到了七品之后,门前就不准放狮子雕像。
汉朝时,佛教传入中原,到了元朝的时候,狮子就已经取代老虎之类的动物,成为中国第一的护法神。
看来,外来的和尚更好念经。
现在最常见的是银行门口,一般有两个,一个张嘴,是为招财, 一个闭嘴,是守财。
现在中国到处可见石狮子,很多还是国宝,但就在野外放着,下面放一些常见的放在野外的国宝狮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狮子的起源,很多人已经解释的清楚了,就没必要在说了。楼主,你看那石狮和舞的狮子,它们长得是狮子吗?准确的说那是狻猊,又称金猊,金狮、天狮、灵猊。
它是龙的第五子外型像狮子。以老虎豹为食,威武霸气,百兽莫敢不服。晋代郭璞直接把狻猊称做狮子,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影响很深,在佛教中释迦摩尼称狻猊有“无畏的狮子”之喻,因此把狻猊安排在佛的座席之中,文殊菩萨的坐骑其实不是狮子而是狻猊。为什么古人把狻猊又称狮子,一个是不了解,另一个可能古人认为狻猊是龙的儿子,怎么能寄人篱下甚至当个门卫员呢?正如楼主说中国没有狮子,而狻猊有龙之威镇魔煞的作用,而狮子形象似狻猊,所以把狮子代替了狻猊。还有一种说法,所谓的“石狮”就是犼,俗称望天犼,传说是龙的儿子。据《偃曝馀
谈》记载,犼,形如兔,两耳尖长,仅长尺余。狮畏之,盖犼溺着体即腐,常立于华表和房顶,华表柱顶之蹬龙(朝天犼)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述异记》中也描写过,犼乃以龙为食,相传麒麟祖宗。
犼也被称为“望君归”皇帝宫中就有两只犼,它们监视皇帝在宫中的举动,如果皇帝不理朝政它们便会催促皇帝不要玩乐,快点回来料理国事……所以,我们所说的石狮子根本不是狮子,而是狻猊和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狮子对老虎?狮子,只有非洲狮,而老虎,有很多种,体型一样的,狮子完败!懂么!东北虎,可以发两只公狮子!差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这么大啥没有啊?5几年开发雷州半岛橡胶时,当地都有许多老虎!更何况古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