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哪些书看完后可以帮助及时感知、理解别人的心情?
心理学,个人,心情有哪些书看完后可以帮助及时感知、理解别人的心情?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如何才能及时的感知理解身边的人事物和别人说的话?成为一个全面思考的有心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读过这样一本书《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我觉得要切身体会别人的心情和感受,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和将心比心。在很多时候语言是最有杀伤力的,学会说话也很重要。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 一个人必须知道该什么时候说, 一个人必须知道该对谁说, 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多点将心比心的感悟,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站在别人的立场去看待问题,就会有很多不同的发现,同时也会对事实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会觉得很多事情是正常的,对于他人就会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应该是屈原的《离骚》一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简单来说,现在主流的心理学分成: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来回答。
其一,感知理解别人的心情,究竟需要怎样的能力?,其二,要培养这些能力,究竟需要看哪些对应的书籍?
基于这样的思路,个人认为主要有三个类别的书籍可供一阅:
一、心理学知识类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生活当中我们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他们的心情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个时候,想要感知别人的心情,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就显得很有必要。因为人类的心理现象和其行为活动,都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如何判断一个人心情如何,当然也囊括在心理学科的研究范畴当中。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不是必定了解)一个人行为背后的潜在心态模式以及动机。
也正是因此,人们对了解心理学知识的需求比较强烈,市面上关于这种类型的书籍一直都很多。包括《身体语言密码》、《行为心理学》、《FBI读心术》、《图解微表情》等等。
其中我比较推荐的是《心理学与生活》,虽然是一本厚部头,但其内容翔实而且深入浅出,即便是之前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知识的人,读了过后也可以有很大的收获,至少对心理学整体有一个了解,并且掌握一些生活常用的基本知识,是没有问题的。可能还有人会提到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和《人性的弱点》,我个人认为那两本书比较枯燥,读了过后效果并没那么好,这就见仁见智、各有所爱吧。
二、规则技巧类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都生活在或明或暗的规则约束当中。在大部分情况下,一个人心情变化并不仅仅与个人心理、性格相关,也与风俗、信仰、规则等“外物”息息相关。譬如很多佛教徒忌讳被别人摸头;譬如喝酒要先干为敬。总之,牌桌有牌桌文化,球场有球场文化,即便是男女交往这等两个人的私密事,也会因为社会风俗的变化,出现各种不同的禁忌和规矩——比如过往拎两块肉就可以算彩礼,现在没车没房可不好说;过往男人说一不二,现在,很多时候是女方说东男方不能往西。如果不能对这些规则掌握分明,即便有足够的心理学知识储备,甚至你可能会隐约觉察到对方心情变好或变坏的趋势,但摸不着这变化的根源,也就谈不上及时感知了。
现在,教授各种礼仪规则的书也很多,主要是职场礼仪,人际沟通方面的书籍,也有一些特定地区和领域的风俗习惯科普图书,都是读了就能应用的干货,比如《每天学点社交礼仪》、《好好说话》、《蒙古风俗》等等。当然也还有研究群体心态的一些人文社科类书籍,这类书籍理论性更强,见效相对较慢,但看了它们,你能站得更高望得更远,比如《乌合之众》(比起心理学,我更乐意把它归类为人文社科类)、《乡土中国》等等。
这方面的书籍实在是太多太多,其中比较好的书也很多,就不单独推荐了。
三、江湖经验类
俗话说人老成精,一个人的阅历多了,经历过的人和事非常丰富,只要有心,自然而然就更容易及时感知别人的心情。那么多看书能够帮助我们充实江湖经验、增长生活阅历吗?答案是肯定的。
有这么一类书,你很难把它归类于心理学科或者人文社科类专业书籍里面,也很难把它简单罗列为职场规则、沟通话术之类的干货类书籍。它讲述的一些道理,糅合了各种各样杂七杂八的经验在其中,但有时候你会发现,确实有用。比如说刘墉的一系列作品,《我不是教你诈》、《你不可不知的人性》等等,虽然已经是很老的书了,虽然许多评论家认为这些书以及书里的内容很三俗,但拿到现在依然不过时,有效。这一类书看着玩也好、聊作补充也好,都是不错的。
还有这么一类书籍,看了可能短期内很难感受到提高,但它是真正教人提升修养,叫人“做人”的书。做事先做人,一个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完全感知到周围所有人的心情——哪怕心理大师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一个人也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获得所有人敬爱和喜欢——哪怕圣人也有大量黑粉。但一个人自身修养水平提高了,他可能会产生很强的包容心,产生一种与他人相通的共情,自然而然就更能够掌握和谅解他人的心情。这方面的书籍,推荐《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这种典型的言传身教型书籍;也推荐一些经典的文学著作,尤其如《红楼梦》、《局外人》、《许三观卖血记》这类中外各时期的经典,字里行间都充斥着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敏锐观察,读了会有裨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