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化肥都分为哪些种类,作用分别是什么?
肥料,化肥,养分化肥都分为哪些种类,作用分别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磷肥作用: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加速谷类作物分蘖和促进籽粒饱满;促使棉花、瓜类、茄果类蔬菜及果树的开花结果,提高结果率;增加甜菜、甘蔗、西瓜等的糖分;油菜籽的含油量。
注意事项:过磷酸钙:能溶于水,为酸性速溶性肥料,可以施在中性、石灰性土壤上,可作基肥、追肥、也可作种肥和根外追肥。注意不能与碱性肥料混施,以防酸碱性中和,降低肥效;主要用在缺磷土壤上,施用要根据土壤缺磷程度而定,叶面喷施浓度为1-2%。钙镁磷肥:是一种以含磷为主,同时含有钙、镁、硅等成分的多元肥料,不溶于水的碱性肥料,适用于酸性土壤,肥效较慢,作基肥深施比较好。与过磷酸钙、氮肥不能混施,但可以配合施用,不能与酸性肥料混施,在缺硅、钙、镁的酸性土壤上效果好。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是以磷为主的高浓度速效氮、磷二元复合肥,易溶于水,磷酸一铵为酸性肥料,磷酸二铵为碱性肥料,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主要作基肥,也可作种肥。
三、氮肥作用:(1)提高生物总量和经济产量;(2)改善农作物的营养价值,特别能增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施用氮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增加粮食作物产量的作用中氮肥所占份额居磷(P)、钾(K)等肥料之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凉山小农走心回答:
对于农民来说,肥料可是一点都不陌生,今天简单来介绍一下肥料:
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讲:肥料的定义和肥料的分类
一、什么是肥料
提到肥料大家都很熟悉,肥料不就是那种种地用的养分吗?
是的,肥料就是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各种养分,通俗点说就是各种植物的“粮食”,如果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肥料就是能为绿色植物直接提供养分的物料。
这种物料不管是化学物还是有机物,我们通通都把它叫做肥料。
在传统农业中肥料的使用由来已久,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农作物或者动植物的残骸和粪便来为农作物提供养分。可能那个时候还没有那么明确的肥料定义,但是在生产过程中渐渐摸索,就有了初期对肥料的应用。
二、肥料的分类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肥料应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机肥料,一类则是化学肥料,当然随着时间发展现在也有很多复合肥料。
当然肥料的来源和使用都离不开人类的活动,也离不开工农业的生产,更离不开动物植物的生产。
除了自然自发产生的动植物有机无机转化,其余都是在人类主动使用而产生的。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物需要通过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然后达到养分吸收的目的。
凡是有人类居住和活动的地方,有工农业生产的地方,都会有肥料资源。
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中,就有不少养分丰富的物料。
这些物料中就含有各种作物需要的养分:例如剩余的饭菜淘米,洗碗和各种洗刷用的水;剩余的鸡鸭,鱼肉的骨头和各种家禽类的粪便、蛋壳;挑选出来的菜根、水果皮等,以及庭院里的枯枝烂叶、杂草地皮以及草木灰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肥源。
这也是人类最常用,使用传统最为久远的肥料。
对于农民来说,有机肥的使用也是农作物种植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小时候,村子里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有沤肥的地方,将一些生活垃圾倾倒在这里,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和转化,这些就可以成为很好的肥料。
有些地方会将林子里的枯枝落叶堆起来,这种堆肥方式也是最早的有机肥使用。
当然传统农村的用肥方式也在变化,在工业和科学发展之后,人类开始大规模的使用化学肥料。比如我们以前常见的钾肥、氮肥肥料,这些都是化学无机肥。
当然,这相对来说也是有利有弊的。
使用化学肥见效快,可以快速使农作物生长。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有点,在一段时间里农村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当然弊端也是有的:那就是土地肥力会因为化学肥料的使用而慢慢退化,甚至没有肥力。部分作物在使用化学肥料后,育种后代也会出现明显的耐药性。
所以有机肥料有了新的应用意义。越来越多的农村农民也开始正式化肥的危害性,所以目前比较常用的就是复合肥,复合肥即是有机和无机的混合。
总结
肥料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种植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作为农业大国,我们也走过很多的弯路。
但是有机肥的使用即是历史传统也是自然规律,不同阶段的肥料的使用,很大程度的决定着收成情况。
所以合理使用肥料,运用得当将会带来可见的收成。同时作为新时代农民也需要一个长远的农业眼光,不能一味追求眼前利益,而忘记对于土地的敬畏和爱护。
文字:凉山小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配方施肥的理论依据二
配方施肥是以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报酬递减律、同等重要律、不可替代律和因子综合作用律等为理论依据,并以确定不同养分的施用总量和配比为主要内容。
2.最小养分定律 最小养分定律是1843年李比希提出的,又称木桶效应,即作物的产量取决于土壤中有效成分相对最小的养分元素。这是指产量高低受作物最缺乏的养分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产量随这种养分的增减而变化。在施肥实践中应掌握以下几点:①最小养分是指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不是土壤中绝对含量最少的那种养分。②最小养分不能用其他养分代替,即使其他养分增加再多,也不能提高产量。③最小养分是变化的,它是随作物产量水平和化肥供应数量而变的。④最小养分不是单一的作用,也必须同时改善影响作物生育的其他因素和其他营养元素。最小养分是相对于作物来说,土壤供应能力最差的某种养分。最小养分也常变化,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氮素不足,施用氮肥,作物迅速提高;60年代磷素不足成了增产的限制因素,施用磷肥,作物明显增产;70年代我国南方缺钾的问题又表现出来;80年代在某些地区和地块,锌、硼、锰等微量元素成了最小养分。所以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最小养分律,抓住不同时期、不同作物、不同地点的主要矛盾,决定施用什么肥料。但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土壤往往从一种养分不足发展到多种养分不足,在增施土壤中最小养分时,还要同时施用土壤中其他不足的养分,甚至改善影响作物生育的其他因素,化肥的肥效才能充分发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