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20万块钱,买什么理财产品好?
收益,基金,风险有20万块钱,买什么理财产品好?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低利率理财:理财产品
这个呢,如果需要稳定,我想你最好考虑四大行,或者大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差不多年利率在4%—6%,一定记住,越高风险越大,可不要盲目的贪哦。我以前自己存了一个草根投资,差不多理财产品年利率高一点,不过现在没看了。
三、风险性理财:固定股票。
股票作为洪水猛兽,有可能血本无归,但是我个人觉得。如果你保守一些,选择保守行业和持续性行业,比如美的、格力等比较稳定的制造型企业就比较好,我觉得应该长期投资就还不错。
四、小本投资:
我一直处于零售行业,所以建议做社区便利店和社区生鲜店。还有就是快餐行业,只要够努力,维持一家还是不错的,年收入5万以上还是不错的。
这是我的一点小建议,希望对你有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低风险型理财:20万元存银行的话利率不高,一年利率大概为2.25%那么一年利息大概为4500元左右,余额宝等理财产品七日年化为2.5%左右,20万元一年利息为4869元左右。
2、中高风险:如果追求高收入的话可以购买一些股票等高风险的产品,但是有可能造成亏损,一般可以进行分散投资追求利益最大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白推荐你一个法则:4321法则
所谓的4321法则就是:全球知名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曾在调研了全球10万个财富不断增长的家庭后,提炼出一张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建议将家庭财富分配为4个账户:
现金账户:要花的钱(10%)
杠杆账户:保命的钱(20%)
投资账户:生钱的钱(30%)
保本账户:保值的钱(40%)
如果目前你有20万的闲钱,我给你的理财建议如下:
一、保本账户:保值的钱(40%)=4万
你可以拿出20万的40%(即4万)用于长期收益,例如:固定回报投资收益型房产、债券、信托等等,这些理财风险性很低,主要用于保本升值,收益稳定,可以持续性的成长。
二、投资账户:生钱的钱(30%)=6万
拿出20万的30%(即6万)用于做风险性的投资回报,投资不等于理财,看得见收益就看得见风险。针对投资方面我们可以采用442平衡型资产配置法。
【442平衡型资产配置法】
安全稳定的收益产品(占投资账户的40%=6万*40%)
这些钱可以投资风险比较低的一些产品,例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货币基金(余额宝)、国债等等).....(因为篇幅有限,就不展开讲解啦!)
中等风险的收益产品(占投资账户的40%=6万*40%)
这部分的钱为了收益高一些,可以投资风险高一点点的产品,例如:基金、债券等...(因为篇幅有限,就不展开讲解啦!)
高收益高风险产品(占投资账户的20%=6万*20%)
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我们就可以投资高风险类的资产,例如:房地产、股票等等...
想要获得更高的收益,同时就得承担更大的风险。(因为篇幅有限,就不展开讲解啦!)
三、杠杆账户:保命的钱(20%)=4万
你可以拿出20万的20%(即4万)很多人都会忽略的这部分的钱,但大白想说,这部分的投资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购买保险其实就是购买一个杠杆,用极少的钱去撬动极大的资金。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为自己或者家人配置保险,不是为了改变生活,而是不被生活改变”
不管你是给自己、父母还是孩子买保险,建议你不要轻易买。因为90%的保险都买错了,出了事不仅一点用都没有,还白白浪费了几万块,其实真正管用的保险就这四种:重疾险、百万医疗险、意外险、定期寿险。
保险水很深,买之前多了解一些保险知识再下手,在这里我给你以下建议:
1、先大人,后小孩
家庭在购买保险时,一定要做到先大人,后小孩。进一步地,对家里经济贡献最大的那个人,即支柱,更应该优先买保险。大白一直以为,这一点应该不存在什么异议,毕竟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险”。
但在大白10年+的从业经历中,看到不少这样的案例: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和关心,将可动用预算的1/3甚至一半都花到了孩子身上,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教育金什么的,都考虑到了。唯独没想到自己其实是在“裸奔”。
这样做的弊病是:
假设父母任何一方,尤其是收入占大头的父亲,突然身故了,如果家里还有房贷、车贷,不仅孩子后续的保费可能难以为继,孩子未来的生活、教育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但若是孩子不幸去世,说的残忍点,除情感上的伤害,经济上基本不会对家庭造成影响。
因此,把钱都花在孩子身上,其实很不理智。
这就是大白为什么说,一定要将大人所需的保险优先保障好了,若有结余,再为孩子适当补充重疾险和意外险,重疾买保20年的消费型就够了,意外险也很便宜,一二百块钱就买了。
2、先规划,后产品
大白经常在后台收到这样的留言:我想买xx保险,大白,你觉得适合我吗?
这种问题说实话,大白很难回答。因为买保险是一个综合配置的过程,需要根据个人的基本情况,进行多方权衡,不仅要有完整计划,还要时时调整。
理由很简单,不同的生命阶段,不同的家庭结构,不同的收入水平,不同的支出和消费习惯,不同的资产负债情况,都会影响家庭可用预算。
既然预算有限,就尽量不能买错,一旦买错,即使退保成功,也要付出金钱和时间成本。大白有朋友,就在退保时损失掉了2/3的保费。这是大白非常不希望看到的。
而要想不错买,就应该规划先行,首先明确自己的需求,再来考虑具体的险种。
3、先保额,再保费
买保险,保额该定多少,也是大家很关心的话题。
这里大白介绍下“杠杆比”,可理解为用多少保费撬动多少的保额。通俗来讲肯定是花最少的钱,能获得的理赔越高越好。像重疾险,一般建议将保额做到年收入的3-5倍。
但在现实的操作中,很多人因此陷入了误区,希望保额越高越好,或者过多在意付出了多少保费,却不太关心购买的保险产品所能提供的保障范围和保障程度。
上一篇:大疆在CES 2019上新推出的Mavic 2无人机遥控器,有哪些特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