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影视行业进入“寒冬”了吗?
影视,行业,寒冬影视行业进入“寒冬”了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切迹象都在证实着“冰冻期”的到来,电影行业遭遇了市场化以来的第一次全行业危机。从电影院到明星,从创作者到投资方,都已经感受到了这森森寒意。
暴风来临,谁都不能幸免
6月16日晚,北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级别被调整为了二级,这不仅仅导致北京地区的文化娱乐场所被要求关闭,同时也意味着全国其他地区的影院复工工作,又要被进一步延后,这对今年本就风雨飘摇的影视行业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而伴随着下个季度缴纳房租的日子临近,持续零收入日子也使得许多影院确实难以为继了。尽管北京市正积极组织退还北京市影院2020年已缴的专项资金,缓解影院现金流紧张等实际困难,但效果如何,还有待继续观察。
开业遥遥无期、断裂的现金流、交不出的租金、产业整合和网播竞争......成为压在全国各家影院头顶的四座“大山”。
中国电影家协会发布的《电影院生存状况调研报告》中,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总票房只有22.38亿元,同比去年下降88%。这些数据也同样显示,国内的所有影院从2月就已经步入了亏本模式。
不止院线,影视行业龙头企业也同样不能幸免,国内影院龙头万达电影发布公告,预计一季度亏损将至少5.5亿!截至目前,万达电影今年以来股价下跌了18%。
除了行业龙头万达,金逸影视一季度业绩预估净利润亏损1.45-1.6亿元;华谊兄弟一季度预计亏损1.38-1.4亿元;国资背景的幸福蓝海、头部影视公司唐德等也处于亏损状态。
受疫情影响,影视行业大约有60个剧组停拍、100个项目延迟,等待开机的,播出机构各项收入大幅下滑,仅广告收入平均跌幅就超过了30%,仅一季度全国就有6600多家影视文化机构注销。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从事与影视相关的公司中,已经有13170家公司注销或吊销,远远超过2019年全年注销影视公司数量。
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压力从下而上,自外而内逐层在全行业中传导。处在电影产业链中最底层的一环,赚辛苦钱的宣发公司,大多已经停摆,许多人在这几个月已经转行。
寒冬早就到来,2020只是雪上加霜。
事实上,在更早一些时候,影视行业的寒冬早已到来。
原因是前几年市场迷信流量明星和大IP,再差的剧本和制作,只要有明星站台就不愁销售,再加上播放平台对版权内容的追逐,愿意以高昂的价格为这些项目买单,整个行业的平均成本、剧集售价和利润空间都不断提升,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
而自从明星税收问题曝光后,主管部门三番五次要求“限薪”,播放平台在掌握主动权之后联合起来压低购片价,加上金融监管加强后影视公司融资不畅,制作方开始陷入两难,项目减少,成本被压缩,紧缩腰带过起了苦日子。
一场疫情,或让本已疲软的影视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洗牌。不少影视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变革迫在眉睫。 微博中《21世纪经济报道》发起了一个投票:疫情之下,你所在的公司/行业有受到影响吗?
结果显示,有2/3认为变得更加艰难。
时代的变迁,猝不及防,疫情只是一面镜子,为我们揭开了时代发展的真面目。
行业洗牌,是整个时代的变革。
那些有着长线思维的企业,不仅能够在变革中不被淘汰,反而能够在变革中求得新发展。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它不会因任何人的消极缓慢而停止。
正如股神巴菲特说得那样:“只有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那些早早决定变革的企业,不仅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反而逆风而行,实现业绩指数级增长。
活下来的影视公司,才有春天
今年一季度,华策影视、光线传媒、欢瑞世纪等成为影视行业上市公司中仅有的几家能够盈利的企业。查看其公司主营业务构成,可以发现其主要收入来源都不是电影,而是电视剧。
2020年一季度影视行业盈利“冠军”华策影视,其2019年26.31亿元的主营收入中,有19.81亿元来自电视剧,占比75.29%。欢瑞世纪2019年来自电视剧的收入占比也接近八成。
而在电视剧、网剧制作过程中,剧务又是很大的一项支出,基本可以占到人力成本的25%~30%。而这些公司,都选择了对这项成本进行优化,采用社会化用工。
从影视公司角度而言,因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负有代扣代缴个税的义务,且剧务人员与影视公司商定的酬金一般均为税后价,加之大部分剧务人员并不能合理取得发票导致影视公司成本虚高,隐形成本无法扣除,大部分公司都采取不合规的方法去处理。
但范冰冰事件带来的影视行业高强度税务稽查、社保入税+金税三期,影视行业的税务风险一年比一年高。如影视公司的税务问题被查出,其追溯调整期内以及未来的纳税成本较之以往大幅增加,该情形对影视公司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面对人力成本过高与财务不合规的问题,社会化用工成为各大影视公司的最佳选择。
综上,当整个社会各行各业融资成本更高、企业经营压力更大的时候,影视公司只有不断优化与转型超越这个周期才能活下来。该缩减的缩减,部分企业都采用转变经营方式、采用社会化用工来实现业绩指数级增长,提升专业竞争力,保证公司现金流……
归根结底一句话——
深挖洞,广积粮,活下来,熬过去,坚持住,等风来!
用友薪福社,社会化用工专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影视行业进入“寒冬”了吗?
我回答是寒冬啊!
疫情下,电影院关门多久了?影院倒闭不说,影业大佬们春节档的回钱大片全搁置了,连带着五一档也彻底泡汤了,暑期档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暖。这片子一压,三个大档期,就算一个档期一部片,光制作成本就压了十个亿在这儿。
资金回笼没戏不说,其它立项中、筹备中、进行中的项目还要不断的花钱,你说寒冬不寒冬。
假若没有疫情,就请你回想一下,去年叫好又叫座的电影有几部?
都说一个电影一个命,你能确保你每拍一部都不赔钱?不能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