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哈尔滨工程大学到底应不应该改名?
大学,船舶,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到底应不应该改名?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哈尔滨工程大学到底应不应该改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
之前回答过一个哈尔滨工程大学的问答,很有缘分啊!
关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更名,小西觉得还是别改。毕竟哈工程的知名度不低,具有较高的品牌价值。改名一次,学校很容易陷入不短时间的低谷,招生和学生就业影响挺大。
作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拆分出的七所知名院校之一(哈工程继承了"哈军工"校址,情感更浓),前身是1970年哈军工海军工程系为主题创建的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至于是谁继承了哈军工的衣钵,看法不一,小西偏向于同城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仅仅是个人观点。
和北京师范大学与首都师范大学一样,同城的哈尔滨工业大学遮挡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光芒,本地人口中的"哈工大"与"哈船舶"较好区分,外地人得看学校全称。但是,部分同学说是看错名字填错的志愿院校,这个就有点吹牛咯喔。
传出学校有意愿更改校名,缘于学校60周年校庆(2013.09.02)时,某领导发言时混淆了哈工程和哈工大,让学校老师、学生都蛮尴尬的。当时,传出3个意向校名是"中国船舶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大学"与"哈尔滨船舶海洋大学"。
相对来说,"国字头"的中国船舶大学更受学生欢迎,不过教育部之前就有发文,禁止部分院校升格更名使用"国字头",不过让小西懵的是近期筹建的中国康复大学、中国能源大学、中国核工业大学等三所"国字头"大学是怎么一回事呢?
另外,小西觉得哈工程宣传的特色是"三海一核"(航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单独突出"船舶"会舍弃掉其他特色学科,不利于学校多学科发展。若是更名为黑龙江冠名的大学呢?"省字头"不一定代表学校全省最厉害啊,比如小西老家的江苏大学和南京大学、湖北大学和武汉大学,改名的意义不大。
关于和哈工大之间的混淆,说白就是校名简称"哈工大"之争,之前"南大"之争不同样刷爆网络吗?学校实力上去后,自然就有品牌价值,提升实力比更名更关键。当时,小西有个同学考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QQ群里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黑中医"来自嘲。
上次答题,还有个朋友评论说建议哈工程主体搬迁到青岛(之前是青岛校区),然后和同城的中国海洋大学合并组建新的船舶海洋大学,吓的小西一跳,跳跃式的想法啊~
▼关注帅小西De头条号。小西陪你聊大学、考研、读博,收获不一样的教育和人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哈军工是低调的好大学,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只不过被拆分了以后,实力被很多人不认同,被拆分以后老校址变成了现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这也是我儿子的学校,我看好这个大学!我个人不成熟的想法,把哈工程,哈理工,黑龙江大学合并出一个‘东北工程科技大学’会是一个985的强校吗?如果再把哈尔滨的东北林业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合并出一个‘东北农林大学’,会是什么样子,纯属本人不成熟的想法,不喜勿喷,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时船舶学院多大气,专业化,有历史底蕴,
改个不伦不类的什么工程大学,反而弄巧成拙了,就为了个增加大学两字,太不值得了。人家麻省理工学院还不是享誉世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改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哈尔滨工程大学…对好些人真的是不了解,而当你说起她曾经的名字,哈军工(全称哈尔滨军事指挥学院)时,没有人不翘起大拇指,哪是共产党的黄埔军校,是我们国家的荣誉,堪比美国的西点军校后来学院的一部分搬迁到了长沙,也就是现在的国防科技大学,留在哈尔滨的是一部分关于建造军舰(核潜艇)专业,于是更名为哈尔滨船舶学院,简称哈船舶…记得当年能就读于哈军工都是些出生显赫的“红二代”,如陈毅的女儿小丹入学哈军工时,陈毅曾写下这样著名的诗句,并被收藏于我们的语文教科书里“小丹赴东北,升学入军工;写诗送汝行,永远记心中”,区区20个字,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且易记…前些年为了扩大招生,扩大学校的规模,把名声在外的哈船舶改为哈尔滨工程大学,让名校的“名”丢失殆尽,盲目扩招,搞大学里的“托拉斯”,把好端端的哈军工哈船舶弄得非驴非马,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最大败笔
上一篇:徐州观音国际机场有可能划区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