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周公旦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物,你怎么评价他?
周公,王朝,儒教周公旦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物,你怎么评价他?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周公旦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物,你怎么评价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姓名,姓姫,名旦,称为周公。
原籍,周原(今陕西岐山)
性格,忠诚丶大度、高瞻远瞩、高尚。
身份,西周初年政治家、礼乐制度的创始人。
.传世名言.
舜之为政,好生而恶杀:汤开三面网,泽及禽兽。
周公是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鲁国的始祖。因为他原来的封地是周地,所以世人称他为周公。周公一生历经文王、武王、成王三代,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的过程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武王去世后,因成王年幼,周公没有到鲁国就封,而是留在镐京代替成王执掌朝政,成了周王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周公代替成王执掌政权,引起了朝廷中很多人的不满,还引发了负责监视纣王之子武庚的管叔、蔡权和霍叔与武庚联合发动的"三监之乱",周公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
值得庆幸的是,周公对周王朝的忠诚很快感动了成王及大臣们,得到了成王及大臣们的信任和支持。内部问题解决以后,周公就开始着手平定判乱。他收买了一些殷商的旧贵族,分化了反叛势力。然后,又亲自领兵东征,经过三年苦战,终于平定了"三监之乱"还一举消灭了参加叛乱的17个东方小国。
平定"三监之乱"后,周朝的统治更加巩固了,疆域不断扩大。当时的周王朝东到海滨,南到淮水,西到甘肃,北到河北,辽西,成为一个泱泱大国。
为了加强对东方各国以及殷商贵族的控制,周公建议成王营建东都洛邑,把殷商贵族迁徙到那里。同时,周公归政成王,自己退居辅臣地位,留居东都洛邑,帮成王管理东方各国。
周公具有卓越的政治远见,他大力推行和完善了分封制,在各个战略要地和经济文化中心封邦建国,派姬姓王族的子弟或者功臣贵族去统治,实现了对东方各国以及殷商贵族的有效管理。周公还确立了同姓的诸侯和周天子的宗法关系,异姓诸侯和周天子的姻亲关系。同姓诸侯是周天子的叔伯兄弟,异姓诸侯是周天子的甥舅表亲。周公确立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和封邦建国为基础的国家机构,使得周王朝的政令畅通,大大加强了周天子对各地的统治。
"以德配天"、"天命无常"是周公维护周朝统治的基本思想,他用这些思想解释周朝为什么能够替代原来受天之命的商朝,使周王朝的统治具有不可侵犯的神圣地位,周公对周朝的统治者也提出警戒,既然天命无常,便不可拥有永久的统治,只有"以㥁配天""敬天保民",励精图治,才能保证统治的长久。周公的思想成为历代封建帝王统治思想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公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就是在周朝开始形成的。他严格区分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以及亲蔬、尊卑、贵贱的礼仪,以确保周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平衡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
在周公的辅佐下,周成王开创了"成康之治"的盛世景象,使周朝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有的文明大国。
周公晚年是在周族的发祥地度过的,周公死后,成王以最隆重的天子之礼将他安葬,还特许鲁国用祭祀天子的礼乐.来祭祀周公。
l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看到这里你或许印象不深,但说起“周公解梦”“惩前毖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或许你就熟悉得多了。时至今日,在陕西岐山、河南洛阳、山东曲阜均有供奉周公的周公庙。那么这位被千秋万代的文人祭祀的周公到底是何许人也,能让后世帝王和百姓都这般传颂?
一、儒学先驱,尊为“元圣”
周公是儒学的奠基人,周公制定了礼乐等级典章制度,并提出“敬德保民”的思想。所以儒家子弟在唐之前都是尊奉周公与孔子二人为宗。到了唐玄宗时才下令取消周公的供奉资格,而改以孔子为主,所以在后人眼中,孔子才是第一儒学大师,而非周公。但据说,孔子也崇拜周公。孔子经常“神交“梦会周公,与周公讨论治国之道。《论语》有载,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可见周公在孔子心中的地位。孔子曾说过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也表明他的儒学思想和周礼是不可分的。礼崩乐坏就是形容西周以后的春秋战国时期,可见周公所建的礼乐文明对于后世的重要性。
二、克殷建周,周王朝的奠基人
周公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 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指周公在成王继位初期平定三监之乱,其中东方奄是叛乱的小国之一,故有践奄一说。“四年建侯卫”指的是周公分封康叔为卫君,以殷治殷,也就是“以藩屏周”,建立分封制。“五年营成周”指的是周公为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将洛邑“经营”为东都。“六年制礼乐”即周公颁布了一系列礼乐制度,为周八百年的统治打下基础。“七年致政成王”周成王长大成人后,周公就把权力交还给成王。最重要的是,他不仅是周朝制度和文化的开创者,并且他的这套制度成为了后世中华民族治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三、低调的教育家
虽然周公一向以思想家、政治家的身份闻名,但其对教育领域做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周公制礼作乐,重视师保的教育作用,致力社会教化等,对周代教育有很大贡献。周公重视君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强调政府施政、推行教育的目的乃“用康保民”“裕乃以民宁”。这类政府的重要责任是养民安民,尤其是鳏寡、贱妾等小民。然而满足了百姓的基本要求只是政治、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周公希望教育、政治的目的是改造殷民。《康诰》篇说:“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所谓“作新民”,就是要使殷之遗民、顽民不只不反对周朝,而且要支持周朝,甚至接受周人的思想观念,成为周王朝建设发展事业的忠实分子,成为周民。
上一篇:情侣吵架一气之下,竟把手机丢进了火热的火锅中,真的很解气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