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准备在职考公务员,怎么复习?
时间,申论,自己的准备在职考公务员,怎么复习?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次就是错题本,之前打印的错题需要重新做一遍,因为对正确答案已经有印象了,追求的就不再仅仅是正确率,得要求自己在看到题目的同时就能够想到他所属的模块、知识点和解题思路。
二、高效——碎片时间
对于在职备考的人来说,除了晚上下班后回家有一段比较集中的时间,其他时间都比较零碎,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路上。毕竟时间有限,蚊子腿大小也是肉,任何时间都不要浪费,这时候就可以利用一些小工具了。
1. 素材积累
时政:喜马拉雅
申论大作文:半月谈、人民日报、学习强国app
早上起床后我给自己设置一个小时的晨读时间,主要是一些时政、申论素材的背诵。半月谈、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每天都会更新大量的内容,和申论大作文的贴合度很高,三个app选一个素材就够用了,准备太多也用不上。
喜马拉雅有关于每日时政的电台,坐车、洗漱这些不方便看手机屏幕的时候可以听一听时政的内容,不仅申论能够用上,行测常识题也会考到时政内容。一份准备,两份收获,岂不美滋滋。
2. 刷题
粉笔app在刷题软件里是使用感最好的,设计很人性化,错题本、练习历史、批改等等功能都很实用。
中午的午休时间能挤出来一个小时,就很适合用粉笔app刷题。
基础阶段和巩固阶段可以按模块刷题,持续巩固各模块的知识。到了最后就可以用粉笔的智能组卷模式,按照国考的情况自定义题目数量,让它随机组卷,也算是针对考场的一种练习。
3. 思维导图
教材一般会附带有思维导图,但是最好不要照搬硬抄,最好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把阿甘的做题技巧也整理进去,制作一份属于自己的导图,存在手机里。
碎片时间可以把图片翻出来,看着导图回忆每个部分具体的知识内容。这样复习一遍,自己的知识体系就能形成了。
三、攻坚——学有侧重
行测和申论的知识量巨大,学习没有侧重,就会造成样样平,样样不精的后果,非常不利于形成竞争优势。找到学习侧重,就像找到了撬动地球的支点。
行测部分:
1. 做题技巧
通过阿甘学习了做题技巧,绝对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阶段,能够熟练运用才是真正的掌握。看到一道题,就能够瞬间想到做题技巧,自然能够快速作答。
比如数量关系的题目,看到“倍数”、“整除”就要想到倍数特性;比如推理判断,看到图形推理,想到位置、数量、属性等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技巧课信息量巨大,看两遍效果后更好,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第一遍和第二遍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也许有机会体会到什么叫开窍就在一瞬间。
2. 积累背诵(公式、术语、成语)
技巧虽好,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撑,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基础知识是只能通过背诵掌握,无法在考场现场推理的知识点。
比如,言语理解中的选词题,就算知道要简化句式,找对应关系,如果连成语的意思都搞不明白,也只能是白搭。又比如资料分析,看不懂统计术语,找不到具体数据,背不下来公式,哪怕掌握了高端的计算方法,也不可能得出答案。
3. 重视长板
复习行测往往有一个误区,就是过度注重补短板,而忽略了长板。
其实,对不擅长的板块,进步是有局限的。一个不擅长数学的人,哪怕认认真真学了三个月的数量关系,也不一定能在考试里胜过原本数学就非常好的人。
我们需要做的,是学会10道题中的6道基础题,保证他不会拉胯就好,战胜竞争对手还是得看优势学科。
4. 学会放弃
常识部分可以直接放弃,出题范围太广,就算真的复习到了那么一两个知识点,一题可能也就0.5分,属实是没有必要。况且常识题也不都是不知道就做不出来的,它还包含一部分简单题,一部分能用题干推出答案的题和一部分时政,总体能拿到6分就已经足够。
如果一道题30秒内还没有解题思路,就可以选择放弃,做下一道了。不要在一道题上纠结太长时间,这样做往往只会打乱自己的答题规划。
申论部分:
1. 紧扣材料
申论非常适合套用一句广告词:我们不生产答案,我们只是材料的搬运工。
申论的采分点几乎全部出自原文原句,只需找到他们,对它们进行重组,就能得到高分。还是要点准确,语言简练,答案有逻辑三个点,对它们的坚持要贯穿申论客观题练习的始终。
2. 格式
去除极端情况,作文题通常拉不开分差,想要把文章写到合格很容易,写到优秀却很难,尤其是在考场这种高压环境。
作文得分高的首要前提是格式正确,行文工整。在此基础上,才是对内容,对文采的追求。
3. 政府思维
申论大作文要想脱颖而出,就要想清楚申论考大作文的意义。出题人想要考察什么?无非是写作能力和观点,作为政府的工作人员,是否能够站在政府的角度思考,有解决问题的意识。
既然要解决问题,例证选择上,就一定要真实,接地气。歌功颂德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脚踏实地才是王道。
4. 申论时评
学习大作文最好的方式就是对时评的仿写。
拿到一篇时评,至少要看三遍:
第一遍:看大概,浏览文章大致内容;第二遍:看结构,将文章框架摘出来;第三遍:看细节,分析可借鉴的论证方法和万能句。
遇到优秀的时评文章,可以找一篇自己做过的真题,把作文中的观点和例证素材移植进例文的文章架构。
我的备考经验大致就是这些了。题主做文案工作,在行测言语和申论方面应该很有优势,毕业才半年,学习状态也还在,相信你一定可以一次上岸,加油!
上一篇:特长美术,报什么专业未来就业前景好?有什么推荐的院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