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宋朝重文轻武,这是为什么?
宋朝,武将,赵匡胤有人说宋朝重文轻武,这是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自己的亲身经历当然会比其他人或着其他时代的例子要深刻得多。作为宋太祖的赵匡胤日夜都在担心,会不会有手握重兵的大将哪天也效仿自己的事迹夺了自己的江山?就算他们自己没这个意思,万一他们的手下亲信贪图富贵,硬要推举他们当皇帝呢?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杯酒释兵权”。不仅如此,宋太祖还矫枉过正,立下规矩:一是兵将分离,二是降低武将的地位。这些举措定下了宋朝300年来“重文轻武”的根本基调。
“重文轻武”的危害
兵将分离政策造成将不知兵、兵不识将,战斗中军队的命令不通畅,凝聚力不强,也不能一致对外;又由于刻意降低了军人的地位,宋朝子民普遍不尚从军,致使军队中的人才匮乏。这些原因直接导致宋朝军队战斗力低下,无法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所以,有宋一代300余年中,自诩为正统的大宋王朝却一直被北方的辽国、金国、蒙古帝国轮番压制,战略上非常被动。
“重文轻武”的好处
话说任何事物都是相对,有正面就有反面,有好处就有坏处。由于宋朝非常重视和优待文人,以文人治国。所以宋朝的文学造诣非常高,出了苏轼、欧阳修等顶级的大文豪。词方面造诣最高,有“唐诗宋词”之称;散文方面的唐宋八大家更有六位来自宋朝。另外,由于宋朝有不杀文人传统,所以文臣们一般都敢于进谏,即使说错话,皇帝也不会把他们怎么样。所以,宋朝言路比较开明,社会比较发达,经济也是相当繁荣,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宋朝的重文轻武,其根源是什么?有何利弊?
宋朝的重文轻武,其根源就在唐末五代史的唐末“外重内轻”的蕃镇割据和五代更替原因,且“宋太祖赵匡胤”自己也是从中的受益者,而深知其中的厉害。
大家都知道,后唐主“李存勖”采纳“郭崇韬”之战略直捣后梁老巢,灭了后梁。等到“郭崇韬”平了四川(前蜀),因“郭崇韬”功高在蜀平盗贼,而遭到了“后唐主李存勖”的猜忌,郭崇韬遭杀身。
之后引起被猜忌的地方节度使叛乱,就是在军队中威望最高的“成德节度使李嗣源”也被猜忌中。
朝廷命李嗣源平乱,各节度使都归附李嗣源率兵进京都,逼死“李存勖”,李嗣源自己做了后唐皇帝。
后唐明帝李嗣源死了之后,后唐闵帝继位,在凤翔的潞王“李从珂”率兵进京逼走闵帝,夺了皇位,就是后唐末帝。
李从珂和石晋塘都曾经是“李嗣源”的俩员勇将,且俩人都不和。
李从珂上位后,由于契丹的犯境,还得靠“石晋塘”在晋阳抵御契丹。石晋塘在晋阳重镇戍边,后唐末帝李从珂却猜忌石晋塘。
要知道在五代史里,蕃镇节度使一旦被猜忌,那下场肯定是被召回京都除掉的。以史为鉴,石晋塘不得已,为了自保,借契丹之势灭了后唐,自己做了皇帝,史称后晋。
之后,后晋汉人和契丹人矛盾不断升级,暗杀使臣,言语攻击,使得契丹主打进中原,灭了后晋。
契丹人灭了后晋,大肆抢掠,汉人百姓都做了绿林,在各个绿林势力的打击下,契丹人在中原站不住脚,加上气侯不适应,中原又无人种田,契丹皇帝有病,只得北还。
契丹人北还,中原无主,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称帝后汉,从晋阳到中原洛、汴,几乎是兵不血刃。
之后的后汉“汉隐帝”时期,朝中武人鄙视文人,朝中基本由宰相“杨邠(抓机要政务)”史弘肇(抓法纪),王章(管赋税)把持,将郭威带兵防御北方,且后汉政令运作基本还行,就是汉隐帝有些时候说了不算,不想受制与臣,就除掉了朝中,杨邠、王章、史弘肇等人,且密令除掉在边防重镇的“郭威”,然后“郭威”进京逼走隐帝,隐帝被乱军杀死。
郭威让立之后的北汉“刘崇”的儿子“刘赟”为帝。
等“郭威”返还途中,在行到“澶州”,其部下给“郭威”黄旗加身,拥立为帝,兵进大梁做了“后周天子。
从后唐到宋朝,后晋石晋塘是“李嗣源”的得力部将,后汉“刘知远”又是“石晋塘”的得力部将。后周“郭威”是“刘知远”的得力部将。宋赵匡胤又是后周的名将,基本都是一脉相承。
之后的“宋皇帝赵匡胤”以前车之借,效仿后周皇帝“郭威”,以抵御契丹为幌子,兵行陈桥驿,也来了个黄袍加身。
宋朝开国,为了杜绝唐末五代的“外权重”能反制朝廷的大弊,就施行了“重文轻武”的军政改革。其利就是在国家安定的基础上发挥了文治的长处,迎来了一段盛世。其弊就是外敌入侵,文人持政,苟和叛国,明哲保身和保护自身私家财产。军队指挥一无是处,就是懂点军事,也没武人的勇敢胆魄,赴不得前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因为宋太祖赵匡胤他自己就是兵变上位的。怕后来者效仿,毕竟在那个时代只要有兵是个人就能当皇帝,所以他就想着给武将带个紧箍咒,配个类似于政委的文官,以免武将坐大自立。所以有宋一朝,刑不上士大夫,大宋不杀士大夫?。但是它的文化发展到顶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道轮回,依靠重文轻武强大起来的宋朝最终也因此被毁灭。
谈到宋朝,不知道各位读者朋友们第一时间浮现在脑海中的印象是什么?发达、繁荣、亦或是军事力量弱小?当然我们对其能够有着这样的印象与宋朝重文轻武的朝代特性密切相关,依托重文轻武宋朝逐渐强大起来,但是同样由于重文轻武,宋朝最终走向了毁灭。那么问题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根源是什么又有何利弊呢?
上一篇:《寄生兽》这个动漫好看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