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凤姐和王善保家的抄检大观园,为什么不抄宝钗的蘅芜苑,却抄检黛玉的潇湘馆?
大观园,黛玉,凤姐凤姐和王善保家的抄检大观园,为什么不抄宝钗的蘅芜苑,却抄检黛玉的潇湘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因此,在抄检大观园中,凤姐略施小计,特意交待不用搜宝钗的住所,这样就将宝钗置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
搜了后可以证明清白,不搜却无法自证清白,这样导致宝钗第二天一大早只好直接向李纨辞行。
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并关注“一入红楼深似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薛宝钗是亲戚关系,到贾府是串亲来的,这些在抄检大观园时,王熙凤曾对王善保家的提起过,哪有搜查外亲的道理。
而黛玉则不同,黛玉自小便到贾府居住,有如自家人,贾母曾几次提起黛玉都是以自家人的身份,‘我们家的几个女孩子说玉儿身子弱’。因此搜查黛玉是情理之中的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薛宝钗是亲戚关系,到贾府是串亲来的,这些在抄检大观园时,王熙凤曾对王善保家的提起过,哪有搜查外亲的道理。
而黛玉则不同,黛玉自小便到贾府居住,有如自家人,贾母曾几次提起黛玉都是以自家人的身份,‘我们家的几个女孩子说玉儿身子弱’。因此搜查黛玉是情理之中的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抄捡大观园,应该是作者对重大历史事件的隐写。大观园,大观,应该是取自《易经》观卦“大观在上,…中正以观天下”。
书中王善保家的,为其夫取名“善保”,可是却是个地道的小人,逮着机会就挑拨是非,唯恐天下不乱,根本就是个败家之人。
加上探春的哭诉,“…可见这样的大家族从外头杀一时是杀不完的,必须自己从内里先杀起来,早先大家还笑话甄家,自己家好好的非要抄家,最后果真被抄了,贾府现在这不也抄起来了。”,正是探春这样的有识之士对家中小人横行,治家无方的局面所深深担忧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 这次搜查针对的是各房的丫头、婆子,而非主子们。
黛玉的丫头们都是贾家的人 包括黛玉带来的人也都是拿贾家的钱。
2 血缘问题 薛宝钗再如何也是客 而林黛玉 外孙女级别的人 考虑到礼节也不能搜薛宝钗
3 这次特意提到薛宝钗不搜 也是为了之后搬离大观园做铺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还能为什么?欺软怕硬呗。
首先,论家世。薛家和贾家同为金陵数一数二的大家族。
其次,论立场。宝钗为王夫人嫡亲妹妹的女儿,也就是外侄女,王熙凤为王夫人内侄女,可以说算得上是利益相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第三,论身份。薛宝钗到贾府的目的很明确。一为选秀,二、如果选秀不成便会嫁与宝玉。这些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不论这二者哪一个成功。都是王熙凤惹不起的。
第四,薛家只是借住贾府为客。并非依靠贾府。如若贾府有丝毫怠慢,薛家依旧可以挥袖而去过得很好。而贾府,失去这个合作伙伴,必先问责怠慢之人。
王熙凤是何等聪明之人,怎会做如此傻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抄捡大观园,应该是作者对重大历史事件的隐写。大观园,大观,应该是取自《易经》观卦“大观在上,…中正以观天下”。
书中王善保家的,为其夫取名“善保”,可是却是个地道的小人,逮着机会就挑拨是非,唯恐天下不乱,根本就是个败家之人。
加上探春的哭诉,“…可见这样的大家族从外头杀一时是杀不完的,必须自己从内里先杀起来,早先大家还笑话甄家,自己家好好的非要抄家,最后果真被抄了,贾府现在这不也抄起来了。”,正是探春这样的有识之士对家中小人横行,治家无方的局面所深深担忧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