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的孩子到底能不能打?
孩子,父母,自己的现在的孩子到底能不能打?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视频里面阐述的观点,我非常认同。
你充满哀伤、不幸福,你的孩子敢幸福吗?
你打孩子,是因为你爱他,还是因为你对他无能为力?
是因为你爱他,还是因为你的情绪管理有问题?
所以,很多父母出现的问题,不是要不要骂孩子,要不要打孩子,要怎么和孩子说话的问题,这些都是表面的问题。
很多父母真正出现的问题是,我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好孩子的榜样呢?
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而问题孩子一定是问题父母的缩影。
不要逃避自己成长该承担的责任,当复印件出现问题的时候,你要做的不是去修改复印件,而应该去修改源代码。
而父母,就是孩子的源代码。
当孩子出现不得不打的问题时,你要做的是停下来,先去问问,
孩子怎么想的?
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去做?
自己身上有没有跟孩子一样的问题所在呢?
你打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目的,除了打以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能够实现呢?
我想,要不要打孩子,你就可以做好抉择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平时教育孩子应该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进行表扬与鼓励,用正反面典型教育孩子,对孩子的缺点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教育。但的确有些孩子是油盐不进。所以应该是以奖为主,以罚为辅。罚有的时候也是能起到作用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家男孩今年15岁。长这么大,没有被我和他爸打过一次。
教育孩子,是一门技术活。而这门技术活,我们做父母的还没有拿到资格证就上岗了。
所以,养育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共同成长的过程。
以下是我不打孩子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首先,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既然平等,那么孩子理应得到尊重。
理解、尊重孩子不同于放纵孩子。减少命令,但要讲究规则 。
孩子最反感家长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命令他,不可以这样,不允许那样,必须这样,一定要这样等等。但好的规则和习惯还得需要潜移默化的灌输和影响。
家长如何要求孩子,首先家长自己必须以身作则,首先做到。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要求孩子吃饭快一点。那么家里吃饭的环境就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家长主动远离手机,安静静吃饭,吃完后安排十来分钟刷手机资讯和聊聊当天学校的见闻。
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会犯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如果每个问题,父母都提高嗓门或用命令、威胁的方式让孩子听。
孩子到最后就会不知道哪个是重点,哪件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对无关紧要的小事,家长不要摆出太过威严和焦虑的样子来命令孩子,孩子会产生抵触,而且也会传染上你的焦虑。
另外,给孩子提要求时,要给孩子适当的缓冲时间。
没有人喜欢自己在做着一件事情时,突然被打搅,或者被邀请执行一些新的命令。
就像你伏案写报告书,同事突然过来说要和你商量周末户外活动的事情。你与客户谈事情正深入,突然老板一个电话,要求你马上去办一件事情。
孩子也是这样的,他们不喜欢被打搅,被要求瞬间执行新的命令。
一定要给孩子一些缓冲的时间,比如我们常用的倒计时5个数、倒计时3个数,把时间拉长到5分钟1分钟,再试试效果。
对待孩子,能用讲道理解决问题的,不要动用武。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完善,自尊感也越来越强。6岁后的孩子就已经是懂道理的年龄了。
这时,父母更需要用讲道理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避免打骂在孩子心里产生负面影响。
因为在打骂孩子时,一片硝烟弥漫的笼罩之下,孩子表面上诚惶诚恐,其实内心深处对自己的错误还是很迷茫,没有真正认识错在哪,更不知道该如何修正了。甚至有些孩子因为害怕和难过,想办法逃离家庭,逃离父母的管束。
美国儿童教育家海姆·吉诺特曾说过:“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觉。孩子遭受惩罚时,他会暗下决心以后要小心,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应该真诚地向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比如,和孩子说,“你刚才说那句话,我觉得很难过。”
“你刚才这样做,我觉得有些失望。”“你的表现让我伤心。”等等。
在向孩子坦诚描述自己心理感受的过程,不但能平静自己的情绪,也能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促进孩子的反思。
我们常说要给年轻人试错的机会。那么对于孩子犯错,也要有试错的机会。
孩子犯了错,给机会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
对于小孩子,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指导孩子自己去弥补错误。比如孩子把玩具箱踢翻,插塑片满地。
那就告诉孩子,需要自己动手收拾整理。建议玩具箱放在角落,下次就不容易踢翻了。
对于大孩子,错误自己承担,不帮修正。比如,孩子忘记带假期作业,在学校被罚站。
家长不需要批评打骂,也不需要急急忙忙地从办公室飞奔回家帮他拿作业到学校。他自己承担的后果就是让他学会建立备忘录。
这样,孩子既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的结果,也在承担后果的过程当中产生悔改的想法,找到今后避免错误再次发生的方法了。
最后就是,建议父母多些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游戏,让孩子感受来自父母的关爱。
父母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如果你自己很糟糕,却对孩子要求很高,甚至想用武力让孩子变得很完美,那一定是不现实的。
总结一下不打孩子的原则:尊重孩子,减少命令,但要讲规则。和孩子坦诚自己的想法,讲道理,给孩子试错和思考的时间,更多的陪伴孩子。
最后记住一句话,打孩子是最愚蠢的教育方法。聪明的父母不打孩子。
上一篇:在淘宝上买的金钱豹猫粮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