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酒桌上死命劝别人喝酒的人是怎么想的?
的人,酒量,也是在酒桌上死命劝别人喝酒的人是怎么想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应酬劝酒,这个酒就没有朋友桌上的酒这么好推脱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喝酒到点就好,量力而行,喜欢劝酒的人我比较反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我们要客观的对待,看看劝酒的有没有没有恶意。
酒在许多场合都是一种助兴,活跃气氛的好东西,特别是在朋友一起聚会的时候。
在一开始大家都拘束的状况下,是需要一个人来劝酒,可以让大家快速的融合在一起,这样的劝酒行为是没有问题的。劝酒人的心里实际上是在祝愿,祝愿多年的好友前程锦。
但是,还有一些劝酒的形式,比如在酒桌上大喊大叫,以各种道德绑架的方式劝别人喝酒,要知道,劝酒不是逼酒。当别人在自己不愿意喝的情况下,劝酒人应该适合而止。可恶的是那种有意灌醉别人看笑话的劝酒!有了一次,下次千万要远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喝酒不醉最为高,劝酒不喝别强求。酒是别人的,身体是自己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劲劝别人喝酒之人往安心不善!有的是成心把人喝醉好看人笑话。其心歹毒! ̄过认清这等人不要理他因其太差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朋友之间酒桌劝酒实乃正常之举!煮酒论英雄嘛,至于劝酒,因为大家都是朋友嘛,有酒当然一起喝才豪爽啊。人多喝酒才热闹嘛,当然如若实在不能喝酒亦可不喝,劝酒之人定不会再劝,再劝也只是没眼力劲而已!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应酬劝酒,这个酒就没有朋友桌上的酒这么好推脱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首先得从中华酒文化说起。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有斗酒、写诗写作、琴棋作画、养生、宴请、践行酒等等的酒文化。
有了酒文化,就有了酒桌上的劝酒、酗酒等文化习俗,这就是所谓的“中国酒桌文化”。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高兴了喝两杯;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愁了喝两杯,从古至今几千年的文化习惯造就了酒文化的繁盛。
劝酒。这是古代老百姓好客,让客人多喝点酒,表示自己尽了主人之宜,客人多喝表示看得起自己,客人不喝或者少喝就会觉得丢面子;所以又有敬酒文化文敬、武敬、罚酒等。在酒桌上敬酒也是不能马虎的,话不能乱说,说的话让对方接受了,你敬酒对方才喝,说错话导致产生矛盾的比比皆是。
酒是好东西,但不能贪杯,少喝对身体好,喝多了酒适得其反;所以劝人喝酒也是一样,不能“死命”的劝。
劝酒一般分为开始拉关系,增加亲密感;接下来活跃气氛;这时候喝的差不多了,意识不清楚了开始整人。“酒品即人品”,到整人这个阶段的酒品差,意思是酒量又差还丢人现眼,所以就有“死命”劝酒的人。
现在劝酒对他人造成伤害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酒量好的劝酒要适可而止,酒量不好的遇到劝酒的要懂得拒绝。
以上网络整理加上个人见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般这种人都是有目的性,目标就是把某人灌趴下,就像前几天,领导请吃饭说是2018年最后一次聚餐,在吃饭前已经向其他人打了招呼,今天要把某某人弄躺下,这也不能算是恶意,有时候就是因为酒桌上有个目标能活跃气氛,各种招式,各种借口,旁边看的人也是乐得不行。
上一篇:如何拍摄令人眼花缭乱的剪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