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才能做一个孝顺的人?
父母,父亲,自己的怎样才能做一个孝顺的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常常思考什么叫孝顺,孝敬?现在回想自己与父母相依相伴的年月,才知道了一个大概。
孝顺,孝敬是理解,理解父母的艰辛,理解父母责骂训斥的用意。努力做好自己,不给父母找麻烦惹事非,按他仿的教晦做事做人。
分担,分担他们的忧愁烦恼,艰难困苦。往往子女一点点小事,做到父母的心里,他们都会感动不已。
至于顺从,必须是正常情况下的顺从。如果是原则问题,该出手时就出手,该反抗时要坚决反抗。记得我八岁那年,不知为什么,爸爸打我妈妈,我一急之下,抱着爸爸大腿,狠狠咬了一口,血流不止,我还拉着哥哥妹妹赶爸爸走。长大后爸爸说,《那一口一下咬醒了我》,从此再也没有打骂过妈妈。
父母健在时多理解他们的不易,多分担生活上的压力。
父母年迈时,要在三个方面做起。
一:精神方面,尽可能多的陪伴父母,唠家常,听他们倾诉,解除孤独寂寞之感,避免他们老而无用的精神忧虑。
二:经济上有需要的话,一定尽力满足。犹其是看病治疗,要抓紧趁早,不可延误。
三:生活起居,要象对待小孩子一养,有耐心,细心,爱心。尽最大能力让父母保持乐观健康,延长寿命。尽心尽力就好。
谢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家庭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孝顺,但孝顺到底是什么?孝顺的目的又是什么?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孝顺文化里有一个比较糟粕的东西。
这个糟粕里的东西是什么呢?
那就是,以爱和以孝顺之名,控制孩子。
既希望孩子听话,又希望孩子有自己的主张。可是,这样的可能性不大,又要马儿跑的快,又不给马儿吃草,孩子怎么可能做到?
另一方面,中国人的孝顺,更多来自于赡养方面。
具体来说,孝顺文化中的糟粕指的是:
第一,去人化。
所谓的去人化是指,父母不会把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到孩子的行为上,只是把孩子当成一个工具,主要关心的是父母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情绪。
有的孩子哭了,妈妈大声说道,“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这点痛算什么?”
这就是去人化,我们没给你孩子任何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其实,只有是人,就有感受,就有七情六欲。去人化就是把对方当成了没有情感的机器。
第二,工具化。
工具化就是为我所用,“儿子,你必须出人头地,不然我会很没面子。等你功成名就了,我就可以在别人那里显摆一下了。”
第三,极致的利己主义。
利己主义经常包含在牺牲精神的后面,很多妈妈经常说为孩子好,但事实上,我们仔细想一想,孩子真的体会到了妈妈给予他的好吗?
有时,很多孩子很坦率地说,“你千万别为我好,你还是为你自己好吧。”
我们内心有想要孩子帮我们实现的愿望,会说,“我是父母,孩子必须孝顺父母,要听话”等等。
其实,在这种关系里也隐藏着我为你好,打着自我牺牲,但背后藏着极致的利己主义。
这是孝顺文化中的的糟粕部分。
以上,是我的一些见解,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
——the end——
作者介绍:胡慎之,知名亲子关系专家,向日葵心理创始人,向日葵爸爸。《胡慎之:幸福家庭必修课》在喜马拉雅热销中。新书《陪孩子度过生命第一个三年》、《父母的教养,孩子的成长》京东当当热销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中华美德,孝,即忠孝,对父母要忠诚,要顺从,要有爱心,顺应他们的一些想法。人老了,做事难免与儿女的一些思想有所差异,要理解、要顺应,通过自身改变让他们看到儿女的一片孝心,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靠,心有所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顺,顾名思义即顺者为孝。老人不求你多少金钱、大魚、大肉,只要一只三餐热饭和不让生气即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顺”的含义太深,从古到今都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方式敬孝上辈,以后人作他为榜样,而现在这个社会兄弟多的一些家庭把“孝顺”当成“任务”我身边就有,这叫一言难尽。
上一篇:申请优质创作者必须持续贡献本领域内容,要持续多长时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