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2018年新书均价涨至近70元,为什么买书的人少了,书的价格却更贵了?
成本,现在,的书2018年新书均价涨至近70元,为什么买书的人少了,书的价格却更贵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2018新书均价近70块,5年后书价将破百。据京开研究院图书市场年度报告,2018年新书均价已涨到68.5元。新经典文化副总裁黎遥称2008年到现在书价翻了一番,会继续上涨,五年后将遍地是100元的书。而新书打折是恶习,若像德国那样禁止打折,书的质量会更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一直认为,书是最便宜的奢侈品。之前出版社会送书给我看,一年至少100本,现在不写书评了,都自己买书看了,要花大几千块钱买书,但我依然觉得:书是最便宜的物品了。
吃一顿饭或许就要花300-400元,买衣服一般也要花300-400元,这些钱买书的话,估计可以看一个多月了,还能保持满满的精神能量。
我尤其以自己有3000多册书而自豪,上网购物,几乎不买其他东西,唯有图书了。所以这些年都没从淘宝上买过什么东西,只从京东或者当当买书,延伸的结果就是偶尔也从京东、当当上买衣服和鞋子。
其实书还是非常便宜的,经常有买100返50的活动,也就是说基本上都打5折了,70元的书,其实也就35元。
每到新年的年初,比如2019年吧,我就要写财经新书的推荐,至少要买10本新书吧,也要花几百块钱,但因为信奉着买书不算大消费的心态,我从来都纵容着自己。
有时买的书也不看,因为之前挑的时候走眼了,买了不想看的书,或者买的书太多根本就看不过来。
现在的好书实在太多了,根本看不过来。
每每跟人聊到读书话题,10年前,我的感慨是:一般而言财经记者一年都读不了5本财经书,看书的人太少了。现在我的感慨还是一样,多少人抱怨好书太少,实际情况却是:好书太多了。
之前看公司史、财经人物传记、管理理论、经济学等方面的书多些,现在有关人工智能,有关新趋势,有关生物基因,好书层出不穷。我还看起了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书,2019年1月1日,我开始手抄《黄帝内经》,为此我高兴了好一阵呢。
之前,我把佛教十三经都手抄完了。既然要把生命科学与人工智能联系在一起探索,《黄帝内经》怎能忽视呢,既然很难看进去,很难消化,为什么不一边抄一边读呢?
我已掌握了这个新方法,每天一点点,一年就能啃下多部大部头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的售价跟书的销量有很大关系。
目前网络发达。人们知识的获得可以从互联网获得。何况现在人们读书越来越少 书的销量也是日落西山。很多书的销量只有2-3000册已经不少了。笔者读大学的时候。一本书都是几元钱。笔者记忆犹新的是文学大家巴金的一套丛书。竟然只要五毛钱。这套书目前还保存着。鲁迅的杂文集小说集散文集好像也只有几元钱。有的文章看了很多遍。但印刷的量很大。不少书印数都是十几万册。那时候大家也没有太多的娱乐。课后就是看书。笔者读的是化工制药专业。可是当时时髦的哲学、美学和文学均读过不少。只是后来生活变迁。忙于工作。大多数忘记了。等于白读了。
现在稿费、纸张和印刷成本大幅度提高。成书成本与当时相比已经是几倍甚至十几倍增加,现在稿费千元不算稀奇。笔者读大学的时候。记得一次性赚了100来元稿费。开心的不得了。相当于我两三个月的生活费。可书籍印数大幅度下降。对应每一本书的成本与以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书的价格不涨。出版社没有办法盈利。可是书的价格越高。买书的人越少。一本书70元钱。不少人还是要想一想的。毕竟目前很多人工资也只有3000-5000元。房贷、孩子教育、日常生活开销等压力很重。
书的价格与销量已经形成负循环了。价格不高亏本。价格高了。销量太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环保稽查导致造纸的成本比以前高;第二是网络冲击的影响,很多书已经以电子方式来出版,比如很多网络小说就是读者直接在网站上按字数付费来阅读即可,不需要再买纸质书;第三是分摊成本的问题,一本书的课本印刷的费用是固定的,印刷的越多,成本就越低。而在如今条件下纸质书销量减少,分摊的成本自然就上升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物价上涨,钱不值钱,但是书带个人的纸墨味是无法代替的,下午一杯茶,恰意的看着书,没有手机电脑伤眼睛,多美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前是读书,现在是玩手机。所以一切都是手机的错,现在读书和买书的人,一部分是为了查资料,一部分则是把书当古董来收藏。
上一篇:如果选出三大英文启蒙歌,除了《昨时重现》,你觉得另外两首是什么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