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康熙年间人口一千九百万,为何到乾隆年间就增加到了三亿多?
人口,清朝,康熙康熙年间人口一千九百万,为何到乾隆年间就增加到了三亿多?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中国历史上只有清朝和元朝能够真正做到废长城而不用,也只有清朝和元朝能够对边境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秦朝的领土面积也就是360万平方千米,宋朝也不过是300多万平方千米,汉朝的领土大约为600多万平方千米,唐朝长期有效控制的领土也只有大概500万平方千米。清朝的领土面达到了1120万平方千米。乾隆皇帝时期,清朝的领土基本稳定。
康雍乾三位皇帝通过开疆拓土,大大增加了清朝的领土范围。清朝增加的不仅是领土,还有领土上下的物资以及大量人口。伴随着清朝大一统,边境地区人口也不断增加,甚至外迁的民族又回到了国内。领土的增加也是清朝人口增加的一个原因。
第四,清朝有良好的人口基础
庞大的人口基础,是人口快速增加的重要原因。如果康熙年间的人口只有1900万,无论如何仅仅几十年也无法增加到3亿。从1900万增加到3亿,等于增加了15倍。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几十年时间人口根本无法增加15倍。人口从1900万增加到3亿比较困难,从1.5亿增加到3亿却没有那么困难。
明朝时期,中国人口突破了1亿。即使清朝初年,也已经超过了1亿。庞大的人口基数,为人口的激增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以后,我国的人口基础依然庞大,增加1亿人口所需要的的时间更短。
最后,雍正皇帝摊丁入亩
古代制约人口增加一个重要因素便是人头税。人头税在一定时间内是朝廷最重要的税种,也是老百姓身上沉重的负担。由于人头税的存在,一些老百姓不愿意生育过多人口,或者有意识地隐匿人口。政府在统计人口数量的时候,只是统计在册人口,而不包括哪些隐匿的人口。
东汉末年,人口只有500多万。这数字只是在册人口,而不是真实的人口数量。康熙皇帝“滋生人口,永不加赋”和雍正皇帝“摊丁入亩”之后,等于以法律的形式废黜了人头税。人头不再是征税的依据。老百姓不再惧怕因为生育人口,而带来的人头税,也没有必要再隐匿人口。大量隐匿的人口到官府登记,老百姓也有了生育的欲望,人口大量增加也在情理之中。
清朝时期,中国的人口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奠定了中国第一人口大国的基础。到了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人口已经达到了4亿。1900年前后,中国的人口为4.5亿人。1949年前后,中国的人口大约为6亿。2020年,中国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4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没有爆炸式增长,而是缓慢增长
“从相对增长,即增长率和总增长的百分比来看,清朝的人口不算是什么奇迹,从顺治 12 年(1655)到道光 30年(1850)总人口从 1.19亿增加到4.3亿,年平均增长率为 6.6‰,”按绝对增长来看,以宣统三年为终点, 4亿为当年的人口数,年均增长率为4.7‰。
与以往各时期相比,无论哪一标准,年平均增长率和总增长率低于西汉,西汉200年间,人口的平均增长率约7‰,其中前期的数十年间达10‰;而东汉前期,唐前期和北宋的年均增长率都高于相对增长。实际人口的年增长率在 7‰ -10‰之间。”
摘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从清朝初到乾隆退位,直至道光年间,国内较为安定,没有大规模战争,延续百年的“康乾盛世”是人口增长的关键时期。
金融界有句真理:复利是最可怕的,比原子弹还恐怖。看图,自己体会。
二、逃户减少
清朝初年,宣布“新增人口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取消全国的人头税,一律按土地缴税。
这并不说农民负担减轻了,而是逃户变少了。过去了那种为了逃避人头税嫁掉老母、委身于豪门士绅为奴的现象大大减少了,过去被隐藏的人口也大量被统计出来。
关于逃户有多严重,我可以举个栗子。东汉人口5000多万,三国时期魏蜀吴总共才800万,这怎么可能呢?西晋的晋武帝厘清全国人口,是1600万,一下子就增长了一倍,但实际上依然只有实际人口的一半左右。
三、耕地面积和农业技术的提高,这是最关键的
清帝普遍重视垦荒,把垦荒定为考核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指标。内地的土地利用率较明代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基本上到了“地无余陇”的地步。而对于新开拓的边疆地区,清廷则从内地大量移民进行开发,到了乾隆末期,内蒙、青海、新疆、岭南、台湾及东北地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嘉庆年间被流放伊犁的洪亮吉在新疆已经看到了“今看戈壁外,沃壤庶无弃”的景象。
经过一代代的垦荒开发,到了乾隆末期,根据学界估算,全国耕地面积已经达到了11-12亿亩,较之明代全盛时期的约7.8亿亩增加了大约50%。这是人口承载力提升的基础。
水稻产量比小麦高一倍,所含热量是小麦的五倍。宋元时期从越南引进,明朝在南方大量推广,清朝则将之推广到北方。全国平均亩产比明朝提高30%,粮食总产量提高了一倍左右。
四、“番薯盛世”是一个伪命题
番薯和玉米等作物一直到乾隆末期才开始大规模推广,到了近代才开始取得较大的发展。根据相关统计,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番薯之类的作物产量还只占粮食总产量的9%左右,清代中期只会占比更少。靠番薯玉米来养活这么多的人口显然是不可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很多人把康乾年间的人口增长完全归功于红薯等新作物的引进,其实这是不全面的。红薯和玉米并没那么重要。
红薯等美洲作物的引进,算是一个次要因素,但却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17-18世纪是世界人口大增长的时代。
首先题目的数据完全错了, 根据路教授的《中国人口通史》,在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 清朝约有9千万人,
到了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 达到30148715人, 突破了三亿。即从9000万达到3亿,花了129年,翻了3.32倍。
相对而言,日本在1603年人口约为1200万人,到了1730年变成了3300万。130年间增长了2.75倍。
日本当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海外产品的引进是不利的,但他们人口增长只是仅次于同期的中国。
而另一个例子是英国,英国人口从1601年的410万,增长到1761年的610万,花了160年,却只增长了这么点,要知道整个18世纪英国海外移民其实不多,美洲作物为何没造成英国人口翻番?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