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明成祖朱棣选择迁都北京?
北京,南京,朱元璋为什么明成祖朱棣选择迁都北京?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朱棣得位不正所以自然需要迫切的巩固自身的权利了,而北京是他唯一也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在朱元璋时期,朱棣被封燕王,而北京一直就是他的藩王驻地,还有什么地方能比自己苦心经营,又经过“靖难之役”考验的忠诚的大后方更让他放心呢……放眼天下也就只有北京了!当然这是他最重要且必须要迁都北京的原因了!
至于其它方面:诸如南方的文士集团、更多的手握兵权的藩王,也都是他潜在的威胁,要怎么办呢?所以还是一样要回到自己安稳的大后方徐缓途之...
而后世很多人,用我们今天的眼光去看朱棣当时迁都的举措,往往会附加一些其它诸如:为了对付逃往漠北的蒙元(也就是后来的瓦剌和鞑靼)所提出的天子守国门、帝王风水学等其他因素...想来也不尽然!
各位观众如有其它小编未能窥探一二各中原因,还望大家不吝赐教,欢迎评论区讨论哈...码字辛苦,点赞+关注,多谢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南京就不是适合建都的地方,朱元璋当时定都南京不过是权宜之计,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就计划着迁都,只不过没有成功;朱棣即位后由于其个人的原因,将明朝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
下面,纵横将一一展开讨论。
南京并非适合建都的地方
关于南京能够想到的第一个词是六朝古都,那么六朝是哪六个朝代呢?三国时期的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
在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时间里,在南京这块地方诞生了六个政权,尤其是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更是只有一百多年国祚。
尽管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神人,诸葛亮和刘伯温都认为南京是个好地方,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到东吴的时候还说南京是“钟阜龙蟠,石头虎踞”,但这也掩盖不了南京是盛产短命王朝的“首都”。
从历史马后炮的角度来看,太平天国气势汹汹从广西一直打到长江,定都南京后就停滞不前;武昌起义,南方革命党一呼而百应,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的几个月后,南北对峙结束,定都北京;再往后说,1927年蒋介石北伐还都南京,1937年就因为抗战爆发而放弃南京,经过八年抗战,蒋介石再次还都南京,结果没等站稳就被撵到台湾去了。
可以说,南京压根就不适合建都,历史上唯一以南京为根据地建立全国性政权的就是朱元璋了,实际上以南京的地理位置来说,没有险可以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造船不发达,长江是天险,而从宋代开始造船业的发展,大江大河不但不是天险,还成了交通便利的水路。
朱棣靖难之役仅仅四年就从北京打到了南京,洪武政权破灭,更加说明在南京建立首都,不是明智的选择。
明朝初期朱元璋就有过迁都计划
尽管朱元璋发迹于南京,但是其深知南京的缺点,尽管南京看起来易守难攻,实际上也并不好守,当年鄱阳湖水战,朱元璋如果不是用的反间计,估计南京就被陈友谅拿下了;从根本上来说,南京偏隅一角,地势太低,不足以震慑全国,想要建立一个大一统的政权,南京是有些欠缺的。
在建国时候,朱元璋就对建都南京不是十分中意,他曾多次问谋臣建都的意见,以当时的实际情况而言,定都南京已经是事实,所以谋臣大多建议定都南京,在开国数月之后,朱元璋才下诏定金陵为南京,同时却以开封为北京,并没有将南京作为全国政权的首都。
实际上,在天下大势以定的情况下,朱元璋就打算在老家凤阳建立中都,形成一都两京的格局,在凤阳建立首都,大概是一个农民衣锦还乡的夙愿,但是当时的凤阳地域封闭,交通不便,资源也相对贫乏,并不适宜建立都城,然而一向以勤俭为名的朱元璋,依然坚持在凤阳建造一个大都城。
这一行为必然是劳民伤财的,不切实际的,大概当时是发生了浩大的农民工消极罢工的事件,最后朱元璋不得不停止建造凤阳中都的想法。
然而经过实地考察,当时的开封也并不是很好,最后朱元璋兜兜转转在洪武八年的时候宣布凤阳和开封的建造,一直到洪武十年,南京的宫殿和太庙建造完毕,朱元璋在洪武十一年确立了南京的首都地位,改南京为京师。
但是,这并不表明朱元璋就打定主意定都南京了,在朱元璋执政时期,准备迁都一直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个开国皇帝成天想着迁都的,古往今来大概只有朱元璋一个人了。
当时朱元璋考察地点主要是西安、洛阳、商丘和北平,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还特意派遣太子朱标到陕西去考察,看西安是否适合建都,结果朱标却在第二年就去世了,加上当时朱元璋岁数已经大了,对这件事就看得淡了,不再提迁都的事情了。
靖难之役后朱棣为何迁都北京
以上两点都是朱棣迁都的重要推动因素,当然,朱棣迁都的原因并不限于此。
关于朱棣迁都的说法有很多,有人说朱棣是因为在南京大开杀戒,晚上睡不着觉等等。
以能够写进历史书的答案来说,我认为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一方面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巩固统治说,朱棣本身是以靖难之役造反夺得的皇位,尽管朱棣从各种角度推翻朱允炆的皇位不合法,实际上都掩饰不了篡位的行为,因此朱棣在南京的统治注定是存在问题的。而朱棣是燕王,驻地就在北方,北京也是他的老巢,所以迁都北京能够极大的巩固自己的统治。
加强边疆防御说,网络上的明粉一直喜欢说一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个天子守国门,其实就是指朱棣迁都北京,巩固国防。明朝建立之后,王朝的最大威胁依然是来自北方蒙古残余势力的侵扰,朱元璋时期为防御蒙古,采取的是用藩王镇守边疆,然而朱元璋死后,削藩已经是大势所趋,不止是朱允炆执政时期,就是朱棣夺位后依然大力削藩,在这样的情况下,朱棣希望通过天子镇守边关来抵御北方蒙古残余势力的入侵。
朱棣迁都北京后,曾先后五次亲征漠北,给蒙古残余势力极大的打击,可以说为明朝将近三百年基业奠定了基础。如果说北京必然比南京更有帝王之气,则显得有些地域色彩,这样说不好。
实际上中国古代建都,跟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形势息息相关,我始终认为,中国古代的战争形势从先秦到隋唐都是东西政治,大多数政权都是从西部崛起,因此定都多以关中的西安等城市为主,隋唐之后,中国的政治就变成了南北政治,大多数政权都是由北向南建立的政权,所以,在北方建都能够抓住政治的主动性。
上一篇:第18类商标低价转让是陷阱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