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地球曾经受到过撞击?
地球,月球,地表有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地球曾经受到过撞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地球被撞,最有名的莫过于带来恐龙大灭绝的那次小行星撞击事件了吧~
墨西哥湾至今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硕大陨石坑存留,平均直径180公里啊,爆炸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上核武器总爆炸量的1万倍了!这个名叫希克苏鲁伯的陨石坑,就是那次撞击事件的最好证明!
那次小行星撞击事件影响之深远,不言而喻。可以说没有那次撞击,就没有哺乳动物的繁盛,也就不会有人类的出现。
不过这个意义是从人类角度出发的,对于地球来说,虽然造成了史上第五次生物大灭绝,直接损失了75%—80%的物种,但那次撞击显然不是对地球影响最大的,跟另一次撞击来说,这至多是个刮蹭罢了~
“火星撞地球”,地球却“因祸得福”?
如果把小行星撞击称为刮蹭,那我接下来要说的这次撞击可以说是追尾了。其实追尾都远不足以说明问题,简直就是高速路上轿车逆行撞大货。
不可思议的是,刮蹭让地球痛失绝大部分孩子,撞击到生活不能自理却让它牵手了一个妹子,也是福祸相依喜忧难料啊。对了,这个妹子就是月球!月球就是“大碰撞”的证据!
虽然月球是如何诞生的,科学界还没有定论,但“撞击说”获得了大多数学者的支持,越来越占据上风。因为这一假说可以解释很多的观测事实,已经是目前比较合理、比较成熟的月球起源学说了。
“撞击说”认为,幼年时期的地球,受到了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的撞击,这次撞击相当猛烈,被称为“大碰撞”,以大碰撞来解释月球诞生的学说,就是“大碰撞分裂说”。大碰撞分裂假说把幼年地球称为“原地球”,把火星大小的天体称为“原月亮”。在太阳系形成的早期,这俩天体大约就处在地月系统存在的空间里。但原地球只有现地球的9/10大小,而“原月亮”则相当于现在的火星大小。
没有保持安全距离,跟得太紧,难免追了尾。这次追尾非同凡响,不仅把原地球的自转撞成偏斜,更把原月亮撞成了粉碎性散裂。散裂后原月球碎块各有前程,其中幔和壳变热蒸发,在膨胀气体的裹挟下飞离原月球;而原月球的金属核则在膨胀气体的阻碍下减速,从而被原地球吸积,成了现地球的一部分。
而飞离的气体和尘埃物,则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呈盘装分布在洛希限以外的空间,类似于行星环。这部分物质先通过吸积形成小天体,然后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合并增长,最终形成了月球,并从此与地球牵手,相伴相随~
宠妻狂魔?谈恋爱地球是认真的~
按理说在太阳系早期,混沌未开之下,地球是有机会俘获其他卫星的。但自打牵手了月球,地球没这个心思了,再没有俘获过其他小型天体。
这是因为既然有了月球绕地球飞行,那么再有第三者插足,根据天体学原理,会导致不稳定状态。所以这个第三者要么掉到地球上,要么就是被甩出去,再不就是落到月球上,永远成不了第二颗卫星。
总之,地月之恋是认真的,一牵手,就是一辈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太平洋那么深是不是被撞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证明地球曾受到过撞击,很多人第一想到的,也可能是唯一想到的,就是地球上的陨石撞击坑。
如果从例子来证明,那可能数不胜数。就陨石撞击坑数量而言,地球上现存无争议的大约有190多个,还有大小不一不计其数的陨石(含碎片)。
因而,更严格的说,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地球曾经受到过撞击。
一、陨石撞击坑
陨石坑,毫无疑问是最有力,最直接,最形象的例证,务须多言。
陨石坑,又称撞击坑或环形山,为行星、卫星、小行星或其它类地天体表面,受到其他更小星体撞击而形成的环形凹坑。
下面是展示两个知名的大型陨石坑:
1、沃尔夫溪陨石坑,形成于约30万年前,坑直径平均约1000m,深50m,坑边缘还有约25米高的土堆。
(△ 澳大利亚-沃尔夫溪陨石坑)
2、辽宁岫岩陨石坑,形成于约5万年前,坑直径平均约1800m,深150m。
(△ 中国辽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号称“中国第一陨石坑”)
二、陨石
如上是陨石坑,由于撞击碎裂及长期的地质演化,已很难找到当初撞击的那块陨石。但已被发现的其他现存陨石,也是地球曾被撞击的很好例证。
(△ 纳米比亚-霍巴陨石,表面积超过6.5平方米,重约60吨,地球上已发现的最大陨石)
小星体在星际游荡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速度,再加之地球对其的万有引力,在被地球捕获落入地面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会因与大气层摩擦而未达到地面,但少量因融化、熔融或燃烧过程不充分,最终落到地面的,这个过程必然产生撞击。区别在于落入地面时的大小(质量)和速度不同,产生的撞击力度不一而已。
据推测,地球每天都要面临平均近5万吨星际碎片袭击,其中99%以上未能到达低空就被燃烧殆尽,还有很大一部分落入海洋及陆地的无人区。
三、物质元素构成
从化学元素周期表我们知道,地球现有118种元素。其中1-94号为天然元素现存于地球上,其他为人造元素,多具有放射性。
宇宙大爆炸伊始,整个宇宙最初只有单原子的氢元素,后慢慢形成氦元素,后经恒星的聚变形成更重的如碳、氧、硅、铁等元素。
(△ 恒星演变及内部元素构成)
地球上的90多种常规元素并不是全靠地球自身,绝大多数都是在前几十亿前小星体撞击地球而被固存下来。
四、地球上的多次物种大灭绝
距今5亿年前至距今7,000万年前,考古可证的至少发生过5次物种大灭绝,而每次灭绝的发生,至少有大半以上的物种消失。
其中,距今约6,500万年白垩纪的恐龙灭绝,科学家的主流观点就是大型碰撞事件的发生。
除上述几个典型的例证面外,从古今中外的很多史书记载,也有关于地球遭受撞击的场景描述。
上一篇:OPPO R17 pro新年版和vivo nex双屏版,你更喜欢哪一款的设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