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良知,行动,自己的怎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思而后行,才会是知而行,在万物流动的过程中感悟自然,才会有行而敏,在灵动感知中积淀厚度,才会有行而有知。
在知识的指导下行动,在行动中产生新的思想,知行才能合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论“知行合一”与“知先行后”
一、概念解释(知、行,大知,大行)
二、儒释道三家的知行论
三、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是与非”
一、概念解释(知、行,大知,大行)
知(小知):通俗的理解,即认知,认识。即理论。
行(小行):通俗的理解,即行为,行动。即实践。
不通俗的理解呢?
知(大知):指由真理流露出的智慧。儒家称为“良知”,道家称为“道心”,佛家称为“佛性”。
行(大行):指由真理而发出的行为。儒家称为“良能”,道家成为“功行”,佛家称为“万行”。
通俗理解“知行合一”:
一个人要说到做到,自己标榜的道理自己要亲身实践,否则就是理论与实际不能对应。
不通俗的理解“知行合一”:
儒家修行者,证悟到“贤人”,道家证悟到“人仙”,佛家证悟到“罗汉”,统称“见道”,也叫“明心见性”,“玄关窍开”,此时已经彻底扫除了心中的私欲,所以一心一念一言一行,自然流露出智慧,行为也是无私至善的。因此,这种全自动的境界,就叫做“知行合一”。
二、儒释道三家的知行论
比如儒家的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时明心见性,入了贤人境界,因此他和弟子讲起儒家孔孟之道,讲起《大学》《中庸》,就能信手拈来,行云流水,言谈之间让人如沐春风,见地为之惊叹。王阳明的《传习录》中有很多他和弟子的对话,其间常常被弟子问到朱熹说应该如何理解圣贤的某句话,王阳明每次都会指出朱熹理解的不到位之处,句句在理让人信服。这是因为朱熹虽博学多闻,但因为没能尽扫私欲,所以未能入贤者境界。只能说是位好学者,是“名师”,但不能称为“明师”。只有明心见性的人,才可做“明师”。
比如道家张三丰祖师,这样形容进入“知行合一”境界的人:“人能修正身心,则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张三丰列举了张良、诸葛亮、许旌阳等历史上著名的英雄贤达之人,说他们都是先完善了“内圣”功夫,然后可以运筹帷幄、披靡天下:
“有如子房公之安居下邳,而后能用汉报韩;诸葛君之安卧南阳,而后能辅蜀伐魏;李邺侯之赡养衡山,而后能兴唐灭虏;他若葛稚川之令勾漏、赵清源之刺嘉州、许真君之治旌阳,是皆道成住世,出仕安民者,彼其心不皆有君父仁义之心哉!”
——张三丰《水石闲谈》
而佛家,对于“知行”很有名的属“四大菩萨”了。其中代表大智的文殊菩萨,即是象征“知”。而代表大行的普贤菩萨则代表“行”。佛家一部很著名的经典叫《般若波罗蜜心经》,其中的般若即是“知”。而佛家又把般若分为三等: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这其中的实相般若是代表真正的真理流露出的智慧,是“大知”。而观照般若是行中悟得的智慧,是为“中知”。文字般若则是通过理论文字研习而得到的似是而非还未经过实践验证的智慧,又叫“干慧”,在某些时候(主要是品德不足的人,因为有所得而自大自夸时)又称作“狂慧”,这是“小知”。(具体可参见《大乘起信论》)
三、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是与非”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和“知行不可分”: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王阳明《传习录》)
王阳明说的是极好的,因为到了他那个时代(明朝),儒家学说已经被继承者们解读的拖泥带水,偏离了孔孟的本意。所以抛出一个“知行不二”,来抨击那些靠读书,靠分析,靠训诂,靠在心外做功夫的腐儒们的见解。此观点一出,在历史上可以说是极为震撼的。
不过,这也难免会使一些不动脑筋的人们倒向另一个极端,比如走向“反智主义”,比如变成不学无术,只会玄谈空谈打嘴炮的人。正如禅宗历史上,慧能神秀之争,引发了许多后世的狂禅和野狐禅,导致了宋明许多“口头禅”的泛滥,不管有没有真才实学,做和尚的都以谈论禅宗公案和参话头为本事。真应了如来那句“说食不饱”,成天咀嚼别人的公案话头,怎么可能让自己悟呢。
所以错不在王阳明,错不在慧能神秀,错在于众生愚昧,错是必然。
所以,为了不然王阳明说的“知行不二”被错误的偏执的理解,我们仍要一分为二的谈论“知行”。
中国最古老的经典《尚书》中即谈论了知行问题:“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孔子也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又其次也;因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以上可见,圣人对于知行,亦是分开两者说的。因为圣人不仅要考虑上根人,也要考虑到中下根器的人如何知行。
因此,以心学派,以王阳明的“知行不二”,“格心物致良知”这种顿悟说,和以理学派,以朱熹的“先知后行”,“格外物穷天理”这种渐悟说,两者不可偏废。
当我们一无所知,也没遇到明师的时候,那博闻多学是必要的,否则无处下手。
当我们已经走上了修行之路,有了知识和一定学问后,那就必须重视“知行”的根本在于去除自己内心私欲,抓住这一点努力用功。
如此,两者不可偏废,相得益彰,是对“知行”关系的全面理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