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确保孩子在幼儿园的安全?
孩子,幼师,幼儿园如何确保孩子在幼儿园的安全?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爆出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小学部
食堂给孩子吃发霉的食品
事件一爆出
家长群、闺蜜群、公司群都炸开了锅
这个时代的孩子
甭说身心健康全能发展
连最基本的身体健康都不能保证
劣质奶粉、瘦肉精、
地沟油、食品添加剂超标……
我们拿什么保障孩子的食品安全呢?
首先,为了保障孩子食品安全
要从预防做起
家长朋友们应该怎么做呢?
什么样的幼儿食品最安全?
1、自制食品
如果你能亲手为孩子制作食品的话,安全性自然有了保障,尽可能选用新鲜的富含有机物质的食材。
2、选购食仔细阅读配料
在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请仔细阅读包装上的说明文字,注意要购买纯水果或纯蔬菜制作的;请不要买那些标明有糖、盐的食品;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不吃无卫生保障的街头食品。
3、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
4、不要轻易吃补品
有的家长认为给宝宝吃补品会促进生长发育,更希望通过它提高宝宝的智力,因此会选购各种营养滋补剂,如含有人参、鹿茸、阿胶、冬夏虫草,花粉等的营养品。
这些补品对成人可能有益而无大碍,但对宝宝却经常会引发很多不利的后果,如食欲下降、性早熟等,因为这些补品中含有激素和微量活性物质,对孩子正常的生理代谢有影响,因此要慎用。
如果宝宝确实身体比别的孩子弱,使用时也最好在医生的指导辩证使用,不能随意去给孩子进补,否则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
当孩子上学后
与孩子的沟通成为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各位家长朋友们不要一味关心孩子的成绩如何
这次食堂事件中
要不是学生家长偶然地发现并曝光
恐怕孩子们还会持续受到过期食品的毒害
所以和孩子的沟通很重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呢?
很多的父母面对孩子
不由自主地就端起架子来
好像觉得这样才能树立起做家长的威严
比如,有些爸爸
面对孩子就会变成一副严肃的面孔
表现出“父爱如山”的稳重
殊不知,任何一种角色
都不会只有一个固定的表达方式
家长更需要的是根据所处情境
做出的最恰当的表达
这样
家长和孩子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
更利于亲子间的沟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这条消息,既为被砍伤的孩子感到伤心,又因砍人者的行为感到愤怒。
而在这里想说的是,除了要严惩砍人者外,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杜绝类似恶性事件的发生。
01 加强幼儿园、学校等场所的安保设施建设,增加高素质的安保人员。
防患于未然,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孩子是面对灾难应变能力、反抗能力最弱的群体。
为了避免类似“重庆砍幼儿”恶性事件的发生,作为幼儿园、学校等场所的建造者,就应该在设计、建筑场所的时候将安全因素考虑在内。
合理的设计幼儿园、学校,增加相应的避难设施,为孩子躲避灾难提供客观条件。
同时,作为幼儿园、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增加安保人员,尤其是高素质的安保人员。
这里高素质并不是说要求安保人员的学历,而是要求安保人员拥有极高的身体素质、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责任感、使命感等等。
只有安保人员的战斗力增强了,才能够更好的保护孩子。
02 加大对孩子的安全知识教育,并且进行不同程度的演习实践活动。
让孩子学会自保才是最好的、最根本的防范方法。
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加大对孩子的安全知识的教育活动,让孩子具有较高的防范意识,尽可能的远离危险。
同时,幼儿园和学校也应该经常组织相关突发事件的演习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懂得如何在突发事件中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当然在突发事件后,我们还要对受害孩子进行心理治疗、心理干预。
任何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小孩子。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的心理医生,心理教育者要积极地对相关孩子,无论是受害者还是目击者,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干预。
降低突发事件对孩子的心理伤害,确保心理健康,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当然,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安全、平安、快乐的生活、学习环境。确保社会大环境安全才是对孩子、每个公民直接、最好的保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出现的幼师虐童事件,一方面表明幼师入职门槛低,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幼师工作精神压力巨大,没有得到良好的关爱和在职培养。幼师缺口大,高校培养的幼师不能满足开园的速度,很多工作2年的幼师转行的比例很高。人数暂且都不够,更无法保证准入机制是完善的。但是出现虐童事件绝不仅仅是幼师单方面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各个方面,包括园所、培养幼师的高校、教学团队管理层、家长和社会风气等。很多时候教师面对顽皮的幼儿缺少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在没有接受相应指导和情绪疏导时,日积月累工作压力难以释放就走向了极端。但是教师和几位同伴一起在一个班级工作,其他人应该是对这类事件知晓的,知情不报或者一起行事,则说明园所对此类事件不够重视。如果园所能够对教师多一些关爱和理解,加强教师培训,尤其是教师心灵和情绪的疏导,则可以很大程度避免此类事件发生。同时,整个社会应该对幼师这一行业多一些包容和尊重,尤其是家长可以对教师多一份理解,以尊重和平等的关系和幼师沟通,遇到疑似事件先不要着急下结论,而是平心静气的沟通,给幼师一个信任的空间,则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和指责。当家园沟通和合作是真正有效时,教师被理解、关爱和获得有效的疏导,幼师根本不需要使用这种极端的手段对去对待可爱的孩子们。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