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没有攻击性行为,却被诊断为孤独症,你怎么看?
孤独症,自闭症,孩子孩子没有攻击性行为,却被诊断为孤独症,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闭症儿童没有攻击行为的很多,并不说只有有攻击行为的才是自闭症,有攻击行为的孩子,我们把他这种动作行为称之为攻击,在他们心里,也许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或者是另外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
当他想引起其他人的关注,可是又不会语言表达,同时也不知道采取什么方式,只好过去碰一下,当然力度自己在不懂得控制的情况下,就会让对方觉得是受到攻击了。
还有一种孩子:当其他人发出的声音过于夸张,令他感到不适(听觉敏感的),这时自闭症孩子也会下意识的出现攻击行为。
易冲动,易怒,精神多处于紧张状态的自闭症孩子,一旦自己的情绪得不到梳理宣泄,难以抑制时候,也会有攻击行为。
这一部分孩子在自闭症儿童当中只是个别现象,许多的星儿并没有攻击行为,有的还特别安静,腼腆,甚至自身遇到攻击的时候,不懂的去还手和防卫。
这位题主的孩子应该是刚诊断不久,还不太了解谱系孩子的特点,建议跟着机构多学习一些知识,家长要多掌握一些家庭干预方法,因为孩子不可能一辈子待在机构,他们终究还是要回归家庭,和社会,而父母才是给他影响和训练最多,最方便的“特教老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孩子没有攻击性行为,却被诊断为孤独症?你对这个诊断结果有疑问也是很正常的。
在我们身边,很多的自闭症小朋友都表现比较多动,有的时候不安宁,不守纪律,喜欢跳来跳去,是因为孩子是在自我刺激,需要这种活动量较大的动作来满足自己前庭的需求,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自闭症都是伴随着多动症共生的。
但是ASD本来就是一个谱系疾病,也就是说每一个孩子的症状都略微不同,除了行为和社交这两个核心症状之外。所以,孩子很安宁,很乖,并不能就此排除自闭症。因为有的孩子有感统失调,平衡性很差,有的孩子却没有这方面的特征。
所以,孩子很乖,没有攻击性的行为,比较安分,干预起来应该还是可以的,至少会少了很多伤害他人和伤害自己的行为。这也是许多自闭症家庭都头疼的事情。许多孩子因为攻击行为被老师和学校劝退,管理起来风险也会很大。
既然孩子已经确诊了,那么就要调整好心态为孩子的康复训练做干预了,除了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机构之外,还要从家庭干预中为孩子保驾护航,现在用的最多的是ABA行为干预疗法,采用辅助,强化以及分解这几个过程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训练。最好能够掌握DTT的实操经验,从发出指令到一个环节的结束,都需要家长和孩子的配合。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留言给我,有时间我会一一回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这个问题,相信许多家长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都说自闭症的孩子一般都好动,爱打闹,不安宁,而我自己的孩子很安静,怎么可能是孤独症呢?”其实这是大家对孤独症的表现形式还不太了解。因为在我们身边许多孤独症的孩子都有爱动,爱打闹,不遵守规矩的表现,所以把多动作为孩子有孤独症的第一表现也是很正常的。那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为什么没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也可能患有孤独症的原因,攻击性行为和孤独症的关系,判断依据,以及如何对患有孤独症的孩子进行干预吧!
一、没有攻击性行为,却被诊断为孤独症的原因
因为孤独症是一种谱系疾病,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因此除了行为和社交这两大核心症状外,不能因为孩子很安静,很乖,就判断孩子没有孤独症。
二、攻击性行为和孤独症的关系
绝大多数人对孤独症存在这样一个误解,“孤独症就是攻击性”这些绝大数人中甚至还包括主流医学界。那么要解开这个误解,了解“孤独症”与“攻击性”的关系,就要先从“孤独症”本身病理可以造成什么状况说起。
简要来说,孤独症可以使患者的感官知觉出现异常,在我们普通人眼里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对他们的大脑处理起来就是沉重的负担,给他们带来痛苦体验,又因为无法表达无法宣泄,在这种状况下就有可能表现出我们常人无法理解的表达方式,比如十分暴躁近乎于自残,倘若此时周遭再没有一个良好的引导,就会变本加厉,进而演变成普通人眼里所谓的“攻击性”。
因此“孤独症”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性”实际上与个人经历有关,那么“孤独症”就不能与“攻击性”划等号,两者要区别看待,误解自然也就解开了。
三、孤独症的判断依据
这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及日常具体表现来判断,主要依据是社交障碍以及严重的兴趣狭隘和刻板偏执行为。
四、如何对孤独症进行干预
1.运用策略帮助沟通。假设所有的孤独症儿童都有学习能力,并用清晰精确的语言和他们说话,切记避免强硬的口头命令;
2.使用策略来帮助孩子解决社会和行为问题。学习过程中可以使用特殊的兴趣来进行促进,也可以通过同伴建模进行教学,用阅读故事的方式来显示不同场合的适当行为;
3.使用策略来帮助感觉问题。如划定教学空间,观察孩子的学习框架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美国精神疾病协会在《DSM-5(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最新版的标准)中,将自闭症谱系障碍(DSM)进行了重新调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