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企业面对经营压力时,可以通过什么策略度过困难时期?
产品,引导者,组织企业面对经营压力时,可以通过什么策略度过困难时期?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企业面对经营压力时,可以通过什么策略度过困难时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企业内部运营情况都不相同,要想改善状况,必须首先找到引起企业经营困难的经营困难的原因,没有分析没有数据,找不到根本原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到头来,资源投入了,可能病情更加重了,先找到产生困难原因是首要的措施,对症下药才是最佳手段。
企业解决经营困难的措施多重多样,很少有重阳的,很少是单一一个问题,多半是几个问题参杂在一起形成当前局面。下面列举一些手段,供参考。
1.打开市场销路,找到新的营运模式,提高销售规模,消化企业成本费用,边找原因边维持销售,存活最主要。
2.引进新品提高销售毛利产品占比,去除不盈利亏损严重产品,对产品进行筛选替换。
3.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寻找优质供应商,评估当前成本,确定降本目标,提高企业生存能力。
4.对比标杆企业,寻找行业差距,找到不足,改善促进。
5.评估组织人力结构和人员配置,淘汰能力不足主管人员,引进优质主管级别人员,让优秀的人做出优质的活。
6.提高资金变现能力,降低库存,增强企业活力。
7.提高组织运营效率,优化流程,削减不必要流程和组织机构、经营活动等。
以上是经营改善措施的主要部分而已,主要问题还是要当事人去找到主因,才能改善经营困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变革的原则
1.放弃昨天
要成为变革的引导者,组织需要有决心和能力改变现有的状态,同样也需要有决心和能力开创新事业与做不同的事情,需要“由现在创造未来”的原则。
放弃昨天是第一个原则,同时也是其他原则的基础。我们首先需要解放资源,对于无利于提高绩效和出成果的方面不再是资源投放的方向。
事实上,如果不能首先放弃昨天,创造未来只是一句空话。留住昨天,始终是非常困难且浪费时间的。
因此,要留住昨天,组织需要投入自己最稀缺、最宝贵的资源和最能干的人才,但最终仍旧是一事无成。
然而,在做任何与以往稍有不同的事情时,我们总是会遇到意料不到的困难,更不要说创新了。
因此,我们始终需要精明强干和有实践经验的人发挥领导才能。但是,如果这些人执意留住昨天,那么他们就完全无法创造未来。
因此,整个组织要遵循的第一个变革原则应是有组织地放弃昨天。
在三种情况下,彻底放弃始终是正确的选择:
如果某种产品、服务、市场或流程“仍旧有几年好日子可过”,放弃是恰当的选择。我们几乎总是过高地估计了原有产品、服务、市场或流程仍旧能继续苟延残喘的“寿命”。
如果保留某种产品、服务、市场或流程的理由只是“它们已经完全被注销了”,已没有任何价值,我们同样也需要放弃它们。被完全注销的资产只在税务核算方面有意义,在其他方面不存在任何意义。
在第三种情况下,即如果江河日下的原有产品、服务、市场或流程的继续存在,导致如旭日般冉冉升起的新产品、服务、市场或流程的发展受到阻碍或被人们所忽视,这时放弃就是恰当的选择。
20世纪90年代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通用汽车公司是变革的反面例子。这个组织固守着昨天的成就,却毁掉了它的未来。
每一个美国人都知道,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短短的10年中,日本汽车制造企业在美国轿车市场的占有率迅速攀升到30%。
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的上升,1/3来自德国大众(Volksvagen);另外2/3,即20%的美国市场,却是从通用汽车那里夺过来的,该公司的市场份额从50%骤降至30%。
在15年的时间里,通用汽车除了在价格和折扣上做文章以外,几乎无所作为,而价格和折扣上的把戏如石沉大海,收效甚微。
随后,即20世纪80年代末期,该公司最终决定用一款称作“土星”(Saturn)牌的新车进行反击。土星车在设计、制造工艺、市场营销、服务和劳工关系上是日本车的翻版,但价格比日本车略贵。
在推向市场时,通用汽车几乎毁了这款车的前景。但由于许多美国人都十分渴望拥有一辆新款的美国车,因此土星车刚一上市就轰动一时。
但是,通用汽车以外的所有人几乎都立即认识到,土星车无法与日本车竞争。它的销售额增加的同时,通用汽车的其他品牌的产品(如奥兹莫比尔和别克)的销售量却在下降。
这些品牌即使不是奄奄一息,也是江河日下。
随后,通用汽车开始扼杀土星车。通用汽车不再向土星车投入扩大生产的资金,而资金却被用来改进生产奥兹莫比尔和别克的工厂,当然这种做法是徒劳无益的。通用汽车也不再向土星车投入开发新车型的资金,而同样,资金又被用于重新设计奥兹莫比尔和别克。
奥兹莫比尔和别克都没有得到好处,它们仍旧在走下坡路,但是土星车几乎是被毁了。通用汽车和联合汽车工会继续日渐衰落。
2.有组织地改进
变革的引导者要遵循的第二个原则是有组织地改进。
企业需要系统地和持续不断地实施改进措施。包括产品和服务、生产流程、市场营销、服务、技术、人员培训和发展、信息的使用等。
同时,企业每年都需要为这种改进预先规定好一个比率:根据日本人的经验,每年改进3%在大多数方面是符合实际的并可以实现的。
然而,要做到持续不断地改进,组织需要做出重大决策。在某个方面,“绩效”是哪些因素构成的?
如果产品的退货率是绩效,一个产品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越高,退货率也越高。要将成品的退货率从40%降低到35%,企业需要明显地大幅度改进产品。
对于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如果绩效是指“提供更高级的金融产品”,那么银行为了研究客户需要的金融产品、开发产品和培训提供产品的分行工作人员,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
而当银行推出新产品时,客户却很快就流失了。因为银行发现,客户不希望在办理常规业务时排队等待太长时间。
客户认为,额外的“产品”非常有价值,但是他们只是偶尔才需要这些产品。
通过在各方面持续不断地实施改进,组织最终可以转变操作方式。这些措施带来产品的创新,带来服务的创新,带来新的流程,带来新的业务。
上一篇:土地征收有哪些法定流程?是否需要根据当地情形进行调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