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微博上一些偏激的言论?
群体,都是,说你如何看待微博上一些偏激的言论?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看待微博上一些偏激的言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网络上出现偏激的言论也实属正常,中国这么大人口又那么多,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难免会有偏激的言论。
任何体制下的国家,无论它的社会制度如何,所推行的政策法规都会违背一些人的意愿,都可能影响一些人的利益,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反对的声音,有些人会言论过激,会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呢?我认为:首先我们应当理性的对这些言论加以分析,透过这些言论去查找问题的根源,并得出正确的认识和观点。
现在的中国虽然言论自由,但是所持的态度和表达的方式都需要用法律去规范,切不可使用谩骂、攻击、威胁等言论去发泄自己的不满,这样做所产生的后果只能是激发并加深社会矛盾,引发社会的仇视和骚乱,也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客观的讲:任何制度下的国家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正,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公平。月有圆缺天有阴晴,有人喜欢下雨,有人喜欢天晴。世界上的事情,无论怎么认真的去做,都不会让所有人都能够满意。
所以,对于网络上的偏激言论,我们既不去反对,也不去追捧,只要大家做好自己就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百姓说的偏激点不可怕,他没影响力,最怕那些假专家和拥有外国国籍的假人民代表,指鹿为马,祸国殃民之言,背离了民心民意的言论危害社会最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微博这个社交软件延伸出来的这个问题,看起来就像是为《乌合之众》这本书所准备的,但是仔细想一下其实不能忽视幸存者偏差这个概念,群众并非都是愚蠢的,但是在其他各位答主的回答中我感觉答有一部分答主们都有意识的规避了杠精的定义,打出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招牌。
人民必须要有知情权是没错的,但是微博这个群体的“群众们”一个基本共同的特点,就是为发泄而发泄,反正都匿名,微博的风气助推了不少近乎全网的舆论与法规的交火。你去翻看微博热搜就可以看到不少评论都是印证了认知闭合、达克效应这类已有科学解释的词汇。
《乌合之众》这本书的主题就是群体群众是感性的,融入群体之后智力水平堪比文盲一般。其实这本书里面的内容我并不是很认同,但是在国内为什么继续会受到热捧?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所谓的“社会学经典读本”《乌合之众》
▲ 法国古斯塔夫·勒庞1985年著
这本书虽然是畅销书,但是里面的观点相对偏激,所以需要在这里强调一下:我认为这本书里的公众更像是流氓,可以看但是不能深信,否则有可能会被这书里的观点带偏。本篇文章大概内容: 一: 群体与法不责众的关系二: 引导群体情感
一句话概括《乌合之众》:独立的个体是理智的,但融入到群体内之后独立性会消失,个性会被同化和淹没。而群体就是低智商与情绪化的代表。
群体是偏向感性的
在最开始的时候,人是独立的也是理智的。但是大多数个体在融入群体之后,会被群体同化,个体大部分个性会消失,这时候的人在群体内是缺乏理智、独立性。
群体与法不责众的关系
潜意识里,在群体内是匿名的,匿名能够带来安全感。中国有个说法叫做“法不责众”,映射到现实生活中前些年就是“中国式过马路,组成一拨人就能走。1-群体内的匿名心理
放到现在这近期来看,互联网的崛起,各路中国公民们活跃在各种论坛(贴吧和微博)上面。这些地方绝大部分人都是藏在一个匿名的ID昵称后面,他们所需要公开的顶多就是一个手机号用于注册而已。
一群匿名的人在互联网上面不停的活跃,带来的结果就是针对个体的法律法规失去了原有效力。如果一旦实名制那么社区的活跃度就会下降,因为一旦违法将会受到现实中的惩罚。
自己一个人匿名能壮胆,一群人匿名能大胆。在这样状态下成功做出的任何出格的事情,都会给他们正面的反馈,成为他们变得更大胆且狂妄的理由。2-群体目标的一致
演员应该是以精湛的演技来吃饭,一些演员在饰演坏人的角色并且演的十分出色,这应该是值得庆祝的。但这会让一些看戏入迷的观众,将这个角色的人设贴在演员身上,无形中建立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发泄对反派角色的怒气。
动脑想一下这些事情其实很荒唐且毫无半点理性可言,但是就在现实中发生了,现实中已经将几位优秀的演员骂到关闭微博评论,甚至是退出微博。例如《延禧攻略》的王茂蕾、苏青;《香蜜沉沉烬如霜》的周海媚。
3-群体会幻想,也会行动
有一个词儿叫做”空白效应“,意思是说:如果人对某事物的感知是不完整的,那么人就会对这个事物不完整的部分用联想的方式进行补充。而在这个补充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强化自己脑内的信息,尽管他不一定是真实的,但却是个体认为最可信的。
群体都是个人组成的,而我们总是喜欢幻想脑补,现在网络上也是各种八卦吃瓜不断。
就拿2018年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来说。在一开始的时候事故发生,首发的一线报道者是一群普通的中国公民,拿着手机一顿狂拍之后发布在朋友圈。接着才是正规持证的记者们,但是出稿子最快的却是一群所谓的新闻自媒体。
这群新闻自媒体发布新闻的依据只是微信上零碎的碎片而已。我最初看到的新闻是在UC浏览器上,内容大体是但是:一辆轿车在一条单行线上与公交车碰撞,汽车损毁严重公交车坠江,汽车司机是一名女司机。有提到坠江但没有提及桥梁的事情。
借空白效应,我来马后炮一发。抢热点的文章撰写者逻辑可能是:根据案发现场来看,女司机的轿车与公交车发生了碰撞,公交车司犯错机概率低,这大桥视频上看起来又是单行线。所以这位撰写者就推测出了最可能最靠谱的结果:女司机驾驶技术差驾车偏离车道,将公交车给撞到桥下坠江。
上一篇:在农村开个炸油厂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