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什么是智慧城市?
城市,智慧,数据什么是智慧城市?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要你能想到的城市公共设施都可以进行智慧化改造,也就是添加数据化智能化的内涵,是他更充分的发挥应有功能,为市民服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术理论上的东西就不多说了,到处都是智慧这个,智慧那个,概念可以自己查查。不过因为这是一个宏观和战略层面的很大的问题,我认为要抓住三个方面。
第一就是城市的物理空间,我们能看到的,基础设施,公路啊,交通啊,空气啊,住房啊,教育啊,商业啊,金融啊等等,所有我们生活中能看得见摸得着的。
第二就是城市的虚拟空间,就是用信息通信技术去辅助我们的城市建设,然后为人来服务的。比如宽带网,WIFI,城市视频监控,不停车收费,人脸识别等等这些。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可以是彼此独立的,也可以是相互交叠的,也有可能是成镜像的。现在有政府在提数字孪生城市的概念。
第三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智慧最终应该还是体现在人的智慧上,无论是物理空间的舒适便捷,还是虚拟空间的拉近距离提升感受的。如果仅仅只是钢筋水泥加上各种服务器,那还称不上是智慧。智慧是目标,各种信息通信技术都只是手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全球掀起智慧城市建设热潮 基础性领域推动建设进程
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引发了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智慧城市建设是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其他资源优化配置为辅,在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需求上予以智能化改造,打造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智慧城市基础性建设主要包括物联网、云计算、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领域,这些基础性领域的快速发展将会推动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全球智慧城市基础性建设:物联网、云计算、智慧交通和智慧电网的市场规模分别为798、2628、900和208亿美元,预计2018年这四个领域的市场规模分别将为1000、3088、1125和247亿美元。
2017-2018年全球智慧城市基础性建设领域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经过初期的构想和实施,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进入到起步阶段。各国开始规划未来几年智慧城市建设的方向,如欧盟推进“数字欧洲”项目,着力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另外还在网络安全、数字技术培训推广和电子政务等领域进行了规划;新加坡推出为期十年的资讯通信产业发展蓝图——“智慧国2025”计划。
政策利好我国智慧城市建设 地方政府积极响应
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得到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2017-2018年,国家颁发一系列政策鼓励智慧交通、智慧医疗、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如在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中指出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六个重点任务,即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军民融合、构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和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通过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国防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打下夯实的基础。
同时,为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我国通过采取分批试点的方式来推进实施。2013年1月,我国住建部确定了成都市等99个智慧城市试点;2013年8月,确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03个城市作为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5年4月,确定了84个城市作为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另外,各级地方政府和“十三五”规划的补充,截止2018年11月底,我国超过500个城市正在规划和建设智慧城市。
2019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
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性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云计算为例,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准,能支持海量并发、混合云、多云管理等复杂应用场景需求。2014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仅仅为0.76万亿元。到了2016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截止到2017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增长至6万亿元。预计2018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接近8万亿元,达到7.9亿元。2019年时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3.38%,并预测到了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
2014-2022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术理论上的东西就不多说了,到处都是智慧这个,智慧那个,概念可以自己查查。不过因为这是一个宏观和战略层面的很大的问题,我认为要抓住三个方面。
第一就是城市的物理空间,我们能看到的,基础设施,公路啊,交通啊,空气啊,住房啊,教育啊,商业啊,金融啊等等,所有我们生活中能看得见摸得着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