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老话说“姑娘出闺房,好事也要哭一场”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父母,女儿,自己的农村老话说“姑娘出闺房,好事也要哭一场”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能是哭嫁吧!那是少数民族人的习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女孩出嫁时,心情是复杂的,一半是和深爱的人终成眷属的喜悦,一半是对亲生父母的恋恋不舍,出嫁后就成了大人,再也不能在父母面前撒娇了!再也不是那个任性的小女孩了!内心会有很多的感慨,再加上看到母亲的留恋和不舍,情不自禁就会潸然泪下了!特别是过去,交通不方便,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都是很不容易,真的会是一场“生死离别”!古代嫁入皇宫的女子,或许一辈子就再也回不了娘家的门了,不哭才怪!现代社会,交通方便,没有了封建礼仪的束缚,想回娘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女孩出嫁也很少哭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这种问题,我用个人的观点来回答,我只说说我们哪儿对于哭嫁的习俗。
自母系社会过后,男人成了社会的主流,主导着社会的发展。所以,女人大多都到男人家生活,也就是嫁到男方。哭嫁从久远就流传下来,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慢的就淡泊了。可无论怎么,女方的父母心里都是非常失落,毕竟养了那么大的闺女,从此要离开自己,心里的空落,自己最清楚。父母把孩子抚养成人,花费的心血用金钱是买不来的。培养一个孩子太不容易,看见离开的女儿怎又不伤心落泪呢!近嫁尚能常见,远嫁有的多年也难得一见。女儿知道父母心思,总有难舍难分,离开时也是泪水不断,这都是亲情难以割舍。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信息的流通,交通的便利,多远都不远了。哭嫁这样的习俗,仿佛不那么伤心了,有时候大喜的日子,也不愿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眼泪。有句歇后语:大姑娘坐轿~脸哭心里笑。其实就是证明结婚是高兴的事,干什么非得哭哭泣泣。因此,哭嫁这种习俗,也许会慢慢的有所改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地方一种风徐吧?我们那没有哭的,不吉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乐,,悲。圆月,,残月。直面现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虽说表面上仅仅是某一个地方的传统风俗,就是“哭嫁”。但是从深层次则反应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传统辩证理论。
任何事物以及事件都有其多面性。就拿结婚而言,对于男方(仅就大多数的女到男家而言),增加人口,是一件大喜事,可是对于女方呢,辛辛苦苦,几十年养大的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瞬间就变成别人家的人了,如果距离遥远,以后连见面都难,至于将来在婆家是不是受委屈,那就更难说,想到这些,父母能不伤心吗?所以哭,也很正常。新娘子看到父母的样子,还能高兴的起来?
在我小时候就常听奶奶默念一首歌谣:
杜梨树 开白花
养活闺女白养活
拿起剪子瞎嘎吱(裁剪的意思)
嘎吱会了给人家
。。。。。。
活脱脱体现了父母与女儿分别的伤感和无奈。
无独有偶,在以悲的形式表达喜的同时,也同样有以喜的形式表达悲。民间就有“喜丧”之说,一般认为老人年过八十无疾而终,就是喜事。细想想,何尝不是,既然死也是必然结果,那么平平安安地死去,何尝不是一喜呢?
悲欢离合,喜极而泣,看似荒唐,却是真正的人间百味,处处体现了我们广大人民的大智慧、大格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哭嫁是民间的一种习俗,哭也是有讲究的,不能随便乱哭,这样会让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瞧不起的,一般都是在有人进来道贺,送礼时要当着人家面哭,哭也是有含义的,哭父母养育之恩,哭要远离姊妹,哭大叔大伯照顾之恩,也哭自己的少女时代即将结束,哭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和不安,哭对男方不太满意等等,反正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