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摄影怎么能把小东西拍出来“透亮”的感觉?
透亮,通透,照片摄影怎么能把小东西拍出来“透亮”的感觉?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摄影时怎么能拍出来“透亮”的片子?
很多朋友的照片拍,都追求通透。还有一种照片,照出来就是透亮的。透亮的照片应该怎么拍,同类型的应该怎么拍?
摄影自学班,归纳了5句口诀,为朋友们介绍下拍摄方法:
逆光透花有质感。晶莹剔透更好看。
找准角度找时间。清晨傍晚把影剪。
有水有冰有装点。有林有缝拍光线。
结合例图,逐句解说下,这5句口诀的含义,以及拍摄技巧:
1、逆光透花有质感。
光线透过花,会让花瓣、叶子等植物,更有质感。那怎么才能拍到这种光透过来的照片呢:
(1)逆光拍摄。
(2)怎么找逆光:绕着你要拍的植物,转一周,就会找到逆光等方向。如果此刻没有合适的光线,那就等一等,或者明天早点到拍摄地点。一般都是非中午时间。
(3)测光模式:要求不严格,点测光或者矩阵测光(评价测光)都可以拍出来。对焦在主体花上就可以了。第二条是主要的。
2、晶莹剔透更好看。
除了拍摄花、叶,还可以拍摄哪些透亮的照片,会好看:
还可以拍摄一些类似于葡萄的果实,拍摄方法是一样的。
3、找准角度找时间,清晨傍晚把影剪。
还有一种透亮的照片,是剪影。之前也为朋友们介绍过,今天再重述一下,怎么把剪影拍好看:
(1)剪影照片,要想好看,要让光透过来。光怎么会透过来?
(2)拍摄有缝隙的景物。不拍成片没有缝隙的景物。没有缝,透不过光来,会“死黑”一片。
(3) 除了景物自身要有缝的特点以外。还要找准拍摄的时间,最好在清晨或者傍晚,此时光线角度好,容易拍到剪影。
(4)拍摄角度:类似蒲公英这张,下方黑的一片,避不过去了,那就要仰着拍,让天空作为蒲公英的背景,不要让蒲公英与“黑的一片”重合。
4、有水有冰有装点。
怎么能让“透亮”的主体更好看呢:
(1)如果自然条件有,就更好了,如果自然条件没有,那我们可以自己创造。
(2)冬天,让树枝结冰;清晨或者傍晚,给小草洒水。让冰和水,来装点主体,再有光照,就更漂亮了。
5、有林有缝拍光线。
(1)除此以外,还可以去尝试遇到耶稣光。怎么提高遇到耶稣光的概率:
在有雾,或者湿气较大的清晨,到树林、公园、有树的堤坝上,就会拍到透过树木的耶稣光。
(2)如果想拍摄星芒,除了找准角度以外,还要调小光圈。如果是手机,需要另外配备星芒镜头。
以上5句口诀,朗朗上口,好记好用。同时,我也为朋友们介绍了,如何拍摄获得照片的方法。
字字干货,如果喜欢,烦请朋友们帮我点赞和转发!
每天提供干货摄影教程,等你来关注哦!
快把您拍到的作品,在评论中留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逆光对风光摄影的重要性,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无逆光,不摄影”,无论你掌握的好与否,逆光也是最容易出片的。那么拍摄逆光都有哪些要领,怎么样养成好的思路?
逆光为什么深受摄影师喜欢?
逆光能够最大限度展示太阳的周边环境,对天空中的彩云和地面的暖色调景物都有较好的体现。
在水面的反光下,可以表现实体与虚影相辉映的对称美。
有雾气的时候,逆光还可以营造耶稣光。
利用山洞、戈壁、石头等自然物或建筑物的遮挡形成金色的窄光。
拍摄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逆光往往伴随着大光比的出现,拍摄前没有好的思路,不可避免的会拍到:反差强烈、很多拍摄景物处于黑暗之下的情况。
即使遇到有云雾的好天气,也难免会拍到灰蒙蒙的片子。那么如何才能拍好逆光?
避免拍出的照片发灰
1.时间的选择:拍摄逆光最好的时候是在日落、日出前后30分钟。
再介绍一个小技巧,可以通过墨迹天气等爱屁屁判断日出日落的时间。
2.正确的白平衡设置:白平衡数值越高照片越偏黄、红,数值越低照片越偏蓝。
如何解决逆光发黑、发白等曝光不良的情况
解决方法:要控制曝光,往往需要配合渐变镜或使用包围曝光,通过提亮暗部,压暗亮部,令画面高光不至于过曝,暗部不至于死黑,从而获得清晰的片子。
1.使用包围曝光:我们可以利用相机的包围曝光拍摄一张“欠曝”的、一张“正常”的、还有一张“过曝”的照片。然后通过后期将这三张合成起来。
2.渐变滤镜:中灰渐变镜一半是有阻光作用的中灰镜,一半是透明的,过度的区域是渐变的。将中灰镜部分挡在画面中亮区上面,这样有阻光作用的一半就会在镜头前阻止部分光线进入镜头。这样就可以在较亮的时候拍慢门。
更重要的是这些细节
1.如何拍的大气:用前景表现空间,低角度靠近前景,突出镜头的张力。
2.等待+观察:拍摄时要提前踩点,找好拍摄角度;因为日出日落光线的变化比较快,拍摄的时候更多就是观察云层的变化守株待兔。
提前观察天气预报,我一般喜欢在晴转多云或多云转晴拍摄,这样更有机会拍到漂亮的云层。
3.长曝光:拍摄逆光更多的时候是用较低的快门速度突出云和车的轨迹,所以拍摄的时候要准备好脚架和快门线,这样拍摄的画质也会更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拍摄因素引起的画面不通透,这是前期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技术磨练,提高对相机的使用。而对于环境因素引起的画面不通透,则可以借助后期来消减。如果你的画面只是偏色、层次不够、对比度不够、清晰度不够、饱和度不够等问题,则只需要通过一些后期的基本调整就可以实现。相信这些方法大多数影友都很熟悉,在此不再赘述。而如果画面是由于光色过度混合变脏,光色互补色相互干扰变浊,则需要高级的后期方法来调整才能实现。因此,下面我们通过简单色彩原理的分析和实际案例来讲述如何做光色的还原调整,即如何去除光色互补色的混合干扰。这种高级的后期技法便是解决画面不通透问题的核心技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有哪些值得分享的匪夷所思的事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