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股东减持普遍发生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减持,股东,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普遍发生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2018年以来,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现象屡生。根据同花顺(300033)i问财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A股市场共有1038家公司已发布计划减持公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减持现象普遍说明了如下几点:
第一,经济预期比我们知道的更差,即使股价长期暴跌,持续暴跌,还是愿意减持,因为没有比股票的流动性更好的资产可以减持了。
第二,社会流动性紧缺,上市公司的股东或者大股东因为其他方面流动性压迫加大,只能从股票市场减持获得流动性。
第三,股价长期下跌后依旧高估,很多股票在15年牛市的疯狂之后,聪明的大股东借助整体高估和公司股价高估,质押获得高估后3-4折的质押,顺利把包袱甩给券商或者质押金融机构,顺利获得了表现的套现和减持。
第四,因为债务的连锁性,导致股价再低,也要减持,因为没有其他的还款来源,哪怕丧失控股权或者丧失合理价值也要减持。
总体来说,减持和股权质押是系统风险产生,也是微观实体经济个体的问题,叠加起来导致了系统的风险在恶化和加大,如果,不对减持和股权质押给予明确的资产隔离,不再一定的期限内隔离这些“有毒资产”,让参与股权质押方的上市股权和质押券商,银行都有一个冷静和观察期,那么问题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导致问题不断扩大,这是本轮救助股权质押的政策制定者最大漏洞,急需被填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减持就是把上市圈到的钱变现入袋!它充分说明了上市公司的前景毫无前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股东减持,时常发生在A股市场之中,但关键所在,这并非一个阶段性的现象,而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实际情况下,重要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减持的需求非常强烈,至于这类群体的减持需求,一方面来自于二级市场给予过高的估值溢价,造富部分企业家;另一方面则在于市场本身土壤问题,局部造富效应促使人一夜暴富,却罕见实干家。此外,则是持股成本不对称的问题,原始股东可能只是面值成本,而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持股成本却是数十倍高于原始股东,即使二级市场股票价格大幅下跌80%的空间,原始股东还是获利丰厚,而持股成本的长期不对称,却进一步加剧了股东减持的需求。此外,对于重要股东而言,其减持套现还是会有不少的办法,而本身具有信息优势的它们,股票市场却容易成为它们财富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这时候的减持更多的是一种救自己,救风险,救质押的举措,是一种逼不得已的行为!其实在2449点附近触发反弹,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表现。可以说这个阶段附近在没有比2449点附近更好的机会了!而2449点下方也存在着较大的质押爆仓危机,因此反弹一定是大级别的,至少在解决危机之前!
截至11月16日,全市场质押股数为6444.3亿股, 市场质押股数占总股本10.03%, 市场质押市值为4.54万亿元。 以2600点为起点,对股权质押规模进行压力测试。大盘指数下跌至2600点的时候,触及平仓线的规模大概是3073亿。下跌到2550点左右,触及的平仓规模增加到3270亿左右,增幅在6%左右。如果进一步下跌到2350点左右,触及平仓的规模达到4120亿左右,将近63%!
其实分析一下就可以得出结论,6000多亿的质押占到了市场10%的股份,而跌至2449点下方则意味着将会有4000多亿,也就是60%左右的爆仓,占市场全部股份的6%!这个数字相当可怕,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则有概率出现股市的流动性危机!
所以2018年以来上市公司股东减持的现象原因系为进一步降低股票质押融资风险,优化股东资金结构。
感谢支持,看完能不能给个点赞呢,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市公司中,股东高比例质押借款非常普遍,那么这些股东获得现金后都干什么了?我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通过中介机构包装上市的,上市公司质量不高,上市公司原来的项目利润越来越低,因此,公司上市融到资金后,要维持上市公司不退市就要去找有利润的项目进行投资,上市公司对新项目的投资,先是用融来的资金投资,后来是用各种融资方法融资,当所有的融资方法都融不到资金时,就用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行质押融资。
融来的资金有的是投了上市公司的项目,有的是投资到大股东自己的项目上,如果这些投资项目都能赚钱,也没有风险。问题是所有的投资都有风险,而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在投资新项目上专业能力并不强,总是会有大量的投资打水漂,这种情况下股市下跌,上市公司就会出现爆仓的风险,这一次上证指数2449点国家救市就是有几百家上市公司质押的股票已经到了平仓爆仓线。
过去在经济简单粗式发展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投资炒房炒地之类的技术含量不高,上市公司还能控制风险。现在不能炒房了,上市公司大部分投资就会出问题。所以,今后上市公司要投资,不管是产业运作还是资本运用都是专业性极强的。
上一篇:如何改变人生中的重大事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