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于故乡,你最深的记忆是什么?
我的,故乡,都是对于故乡,你最深的记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我们很多人出身农村,但故乡总回不去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回故乡很少。对故乡印象深刻的是我从小爸爸就经常提到一个叫杜锡的人,会写书,平时爱好文史,曾经参与编写《平定县志·人物志》。生于1938年,喜藏书,曾经写过好几本书。可惜,我一直没有见过在爸爸嘴里佩服的五体投地的人。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我就四十多岁了,父亲因病去世了。爸爸生前是公司组织部长,来吊唁的人很多。大约中午11点左右,来了一位老人,表情严肃,气质非凡,神情淡定,精神矍铄,红光满面。他看着父亲的遗像,默默地潛然泪下。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在他面前全颠覆了。举手投足显得从从容容,安安静静。我看着这个老人,仿佛在哪见过?腹有才书气自华,如果不是博览群书,孜孜以求,笔耕不辍而引发的人生价值的思考,能有这般气质?我敢肯定,他就是杜锡。
事后,我开车送杜老师回村,杜老师本来应该住在市里,他却非固执的住在深山老林里。他说:“我爱读古诗,尤其爱陶渊明的诗”。他那个村子叫龙庄。四周皆山,杜老师的家就在半山腰。
有个院子,院子里有一颗老槐树。房子背后有半亩田,小小的半亩田里种着豆角,黄瓜,葫芦等等二十多种蔬菜。期间相映着核桃,杏树,梨,棵棵枝繁叶茂。六月天里,杏果沉甸甸压满了树梢,一幅田园景图。
“我喜欢这种田园生活方式,五十六年了,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退休后天天如此,看书乏了种地,种地累了就看看山的那边……”杜老师手指掠过山下的桃河,河那边还是山,“那是白鸡山”。
杜老师最后给了我一本他写的书,《三余随笔》,他说:“你不忙了多回来看看吧!咱们的故乡古州平定这块养育我们的文化沃土,人文历史,名胜古迹,乡风民俗都在这本书里写着了。”
我一定回故乡来看看,叶落归根!等我老了也和杜老师一样,不幸赶上这趟生命的旅程,就放心观赏沿途的山光水色吧!就尽情咀爵它们的空虚与空灵吧!仰头看天,俯首读地,听风听雨,流汗流泪,这可是劳顿一趟来回的唯一报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最深记忆是外婆家也是我出生的地方。哪个年代吃了这顿看不到那顿。我也捡过煤渣。拾过冰糕棍当时还能换钱,放暑假了割草卖给生产队。下学期的书本费就有了。哪好像是八岁以前。十岁外婆去逝我就跟母亲姊妹回到现在的老家!我的记忆是停留在哪个时期哪个年代直到现在闭上眼睛还是小时候的我无忧无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看到了这个问题,使我回想起来,我在故乡经历的一件事。
那还是在多年以前的一个初春,我叔叔来找我,给他家盖砖房子,因为我是一名农村木匠,并且我的木匠手艺,和同行相比,也可以说,算是不错的,工钱多少不论,就亲情来说,侄子为叔叔家做木匠活,也是理所应当的。
我叔叔家盖的房子是,中间有两架大粱的三间砖平房。我带领我的徒弟,把所有的檩木和大粱都做完了之后,在安装合拢时,却发生了让人胆战心惊的一幕。
我叔叔家住的村子,是我的出生地,虽然我在幼年的时候,随着父母就搬家离开了此地,但是我一直和那里的其他亲戚朋友,以及和叔叔家都没有断过来往,对村庄里的很多人也都比较熟悉,原因是,我们相隔只有10千米远。
拉排这天,村庄里有很多人来帮忙,拉排要先把大粱架起来,才能上房檩子,而大粱的两头还需要有木柱子支撑,农村人都叫它柱脚。人们就在往大粱上安装柱脚的时候,帮忙的人没有按着我所标志的号就位,前头出现了高低不平的差错,为了保证檐平脊平,就必须把已经架起来的大粱柱脚拆掉,重新对号安装,就在这时,大粱前头,霎那间往下滑落,有一个名字叫冯文的人,急忙抱住了大粱!大粱又长又粗,湿杨木的,前头足有三四百斤重。
冯文他三十出头的年龄,一米八几的大个,身强力壮,是一名十足的农村大汉,假如此时抱大粱的不是他,大粱下面的三四个人的安全,将是无法保证,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此事至今依然让我心有余悸,我从事木工活计数载,这是唯一的一次险事,还是发生在我故乡的叔叔家,直到现在还让我有些后怕,不能忘记。
在日常生活中,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保证安全才是第一位的,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深的故乡记忆是:故乡的清晨,一阵阵清脆的梆子声有时把我唤醒,我急急忙忙的拿一个粗瓷大碗跑出家门,叫住推着小车买豆腐的小贩,我的故乡卖豆腐的都敲木头做的棒子,买一块豆腐回来,放一点盐,放几滴香油,放点葱花,搅成泥状,就着白粥吃早餐,我的故乡,小米粥,棒子面粥,都统称白粥,白粥就着香油葱花拌豆腐吃,感觉特别的好吃,各种的香味令人很有食欲,豆香味,油香味,葱的辛香味,还有灶台漂出的秸秆燃烧后的清香味,多少年过去了都很难忘的,说明一下我是六零后,估计只有这岁数的才有同感。
上一篇:单层佛珠好还是多层佛珠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