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2019年施工企业会有前景吗?
建筑业,建设部,企业2019年施工企业会有前景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5.《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范》发布
由于过去基建验收程序制度上的缺陷,造成工程质量验收了,但尚未竣工结算,住房销售许可证却发放了,使得施工企业为了结算问题伤透脑筋。由于结算扯皮,甲乙双方对簿公堂的有之,企业因此被拖垮的有之,因工程结算拖延、拖欠工程款而引发农民工工资拖欠的群体事件到年底也时常发生。2018年3月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第1667号公告发布了国家标准《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范》。在中国推行依法治国的今天,建筑业迫切需要这样一部法规。目前,该规范已经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上公开,并且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规范建筑市场做了大好事。
6.住房城乡建设部为拆除“市场壁垒”再发力
为打破行政性干预,防止市场垄断,严肃查处违规设置市场壁垒、限制建筑企业跨省承揽业务的行为,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开展建筑企业跨省承揽业务监督管理专项检查的通知》,对擅自设置任何审批、备案、告知条件等事项的;对要求外地企业在本地区注册设立独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的;对强制扣押外地企业和人员的相关证照资料的;对要求外地企业注册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出具相关证明的;对将资质资格作为外地企业进入本地区承揽业务条件的;对以本地区承揽工程业绩、本地区获奖情况作为企业进入本地市场条件的;对规定要求企业法定代表人到场办理入省(市)手续等五花八门的地方保护主义做法进行督查。如果这项工作成为常态,相信会逐步消除跨省跨地区经营企业拓展市场的壁垒。
03、从有关制度改革角度分析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企业创造高质量发展的优良环境已经成为共识。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实行实名制以后,社保政策需进一步完善
建筑行业不同于制造业工人在固定的工厂车间劳动。建筑业的工人是随着项目走的,流动性大,如果社保不能有效流转,那么当工人从甲企业“跳槽”到乙企业,甲企业为其交社保了,由于带不走,乙企业接受这个工人还得为他交社保,这样势必造成企业负担增加,而工人并没有享受到应该享受的保障。
社会保障费在定额中的取费也应该紧跟形势发展、及时加以调整。现实的取费造成缺口较大,以前没有实行实名制,有的企业还可以打擦边球,能不交就不交,现在实行实名制,并且是税务部门在执行,必须按实交纳,从取费源头解决好社会保障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的形势下,在全国营商环境尤其是建筑业发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基础上,2019年,中国建筑业将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如果有关制度在设计及改革上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中国建筑业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将迈出更大步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施工企业会一直存在,永远不会被淘汰。只是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很多东西都是很透明的。政策管控也是越来越严格。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肯定能挣到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近期国务院,财政部,发改委相关文件可以看出来,基建仍旧是发展的重点!房产只是基建的一部分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必须得有啊,中国的城镇化率还很低,建筑作为gdp的三大主力,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必须继续前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施工企业要想发展,那要做好经营啊,项目是不会缺的,但是竞争会更激烈,而且会更加正规。能者上,发展肯定是有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