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香港影视现状?
香港,香港电影,电影如何看待香港影视现状?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看待香港影视现状?我认为早在香港电影最鼎盛时期危机已经慢慢开始了,其实很多人是以香港回归前后来定香港电影的发展方向。其实不然,真正的分水岭是在1993年,那是香港每年都有二三百部电影作品,每部票房都很高,可是当美国电影作品《侏罗纪公园》等大片上映以后,给香港电影带来了很大冲击,很多电影拿不到定金,开不了机,质量就没有以前高,之后香港电影开始走下坡路,
反观内地质量在逐年上升,如前段时间吴京演的《逃离地球》还有马上上映的《上海壁垒》反应都非常好,想要回到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质量很难,不仅有内地的冲击,还有国外的冲击,希望我们的电影作品会越来越好质量求发展,不要一味的把钱撒在明星身上,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香港拍什么电影都太带着浓重的香港口味,故事情节太过相似,没有新鲜的血液,注定如今的衰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年不如一年。
这是个不承认也得承认的事实。从贺岁片和各个新上映的香港影片的演员表里就可以看出端倪了。基本上,主演还是那几个老戏骨。反弹系列:古天乐,张智霖,林家栋,郑嘉颖,谭耀文。廉政风云:张家辉,刘青云。叶问系列:甄子丹,张晋,任达华,樊少皇。新生代演员,像林峰,周秀娜,栢天南等一时间要把接力棒接过去,还不足以撑起票房。现在的香港电影,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尴尬处境。无论是演员,还是导演,编剧,都面临一个后继无人的情况,如果老戏骨,老导演退休了,可能香港电影会直接萧条一段时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香港影视行业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断层的出现也淡化了香港影视业的发展。
虽然现在老一辈明星演员的名声很大,但是也因为身体原因而无法持续高强度的维持演技,就比如成龙前辈,在娱乐圈中如果说到谁拍戏最认真,很多人都会想到成龙大哥的名字,成龙大哥塑造了很多经典,而且还说到拍戏,从来不用替身,一些高难度的镜头都是他自己完成的,给人一种特别认真的感觉,当然在拍戏的时候。也是会有很多危险镜头的,但是成龙大哥总是亲力亲为,让很多人对他感到敬佩,但是有网友爆料成龙是第1个被香港保险拉入黑名单的人。而现在也是身体大不如从前,所以已经很少亲自上场了。
李连杰疾病缠身,很少在影视上露面,但却积极投身到公益活动上。
周星驰,周润发都是影响很深的老一辈电影人。但是新生代却是并不显山露水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香港电影最早是从邵氏电影开始的。全称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于1958年在香港成立,由邵逸夫担任总裁,邵氏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就是之前电影片头那个“SB”就是邵氏,相信80、90的同学都有记忆。邵氏从那时起就培养了很多电影明星,如狄龙,谢霆锋的爸谢贤等。很奇怪的是老一辈拍的电影都是说普通话的如邵氏投拍的《江山美人》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后来是许氏兄弟的许冠杰重新推广起粤语,一直持续到今天。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的影片以古装武侠片、功夫片、宫闱片居多,有些影片影响较大。当是可是邵氏电影公司一家独大,后面异军突起的嘉禾电影,与邵氏平分天下。嘉禾电影公司缔造出李小龙和成龙这两位享誉世界的超级巨星和无数演艺明星。至今为止已经拍了600多部电影。
后面香港的电影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如许氏兄弟创立的许氏电影,向佐他爸向华强创立的中国星等。期间香港电影各种题材层出不穷,由于香港没有广电,80年代也是香港电影三级片的黄金阶段《新金梅瓶》、《蜜桃成熟时》等,由林正英开创的新僵尸喜剧风格风靡市场。
到了九十年代即将回归前几年出了个星爷,他跟黄金搭档吴孟达开创了香港新的喜剧模式,同样风靡整个时代。那时候的香港恐怖片与喜剧元素融合,效果很不错。还有被内地后来禁止的古惑仔系列也是在千禧年前几年拍摄的。
到了千禧年,古天乐,张家辉,等老的四大天王逐渐撑起香港市场。出了《无间道》等口碑电影。
10年后,香港电影逐渐没落,电影导演纷纷北上拍片,本土资源不足,无法进一步扩大市场,以至于香港电影逐渐成了小众电影。这两年有几部口碑不错的香港电影,如《使徒行者系列》古仔也老了,家辉都50多了,更别梁家辉等人,也是纷纷进入老年状态,更可悲的是香港市场青黄不接后继无人。
终将被时代淘汰,而迎来整个中国更大的市场,黑暗的前方终将是黎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