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做志愿者的心理动机是什么?
的人,志愿者,自己的做志愿者的心理动机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做了五年了,只是想帮助他人,我们没有拿到过一分钱而且自己贴,我是16岁开始的,小时候家里穷父亲离开前重病得到过社会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只要是甘心情愿做志愿者的,都是发自内心的为人民服务,奉献爱心,方便别人。维护交通秩序的让大家多一点安全,维护环境卫生的让城市多一些洁净,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要问你自己,如果志愿者是纯利他,那么会很幸福。
如果做志愿者背后动机是为了什么目的会非常痛苦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是在现实世界遭受巨大痛苦,来做志愿者疗愈自我。可能也还不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者:陈一香(韦志中心理学网校婚姻家庭系教务主任)
作者:郭红虹 (韦志中心理学网校婚姻家庭系学员)
首先是利己。
1.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自我满足幸福感,这是无可替代的。
2.我们体验到了不同的生活,尤其是两种或者多重体验碰撞给自己的心理给养是不言而喻的,觉察和成长更是没的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锻炼了能力,又强化和传递了自己的爱心,还体验到了奉献的快乐,凸现了自己的价值,释放了压力,最终充盈了自己的内在自我,好处多多。
3.遇见一个群体,认识不同的人,一个人的力量和思维也是有局限,同样的事不一样的人因为思考角度,成长经历和社会地位不同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方式,当下就有感受,更是增强个人成长速度的捷径。
4.社会关系方面,人脉圈拓宽,志同道合的人抱团更容易把事情做到极致,更是避免了落单的无力感和接纳度。
5.特殊情况,在关爱老人和残障人士的时候,或多或少积累了经验,掌握技能,为有需求的再就业提供可能。
6.言传身教给自己的子女更是有利于家庭核心文化动力的发展。其次是利他。我们关爱他人,给他们或许是物质也许是精神的帮助,既有利于个体感受到温暖,在社会中有动力自我发展,还传递无私精神,促进社会和谐。还有,在道德层面也有积极不可替代的作用。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大家庭的,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当助人成为一种习惯,形成无意识的责任感时,我们的社会就会有更好的风尚,最终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总之,个人认为自己是收益最大的,这个世界,除了自己没有别人,我们常常是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满足了自己,从最初的小我,到后来的大我,到最后的我们。感恩为每次的公益行动付出的所有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天爷说,做自己就可以了。为什么倡导去做志愿者?很多坏人表面挂着善良的名义,迷惑众人之眼!干着大奸大恶之事。我只想帮助真心善良的人。对于可怜可悲可恨之人却又无法无视。给他们施予世界承受恶果的知识。世界包容包括他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人都有把自己和世界变好的愿望,我们在帮助别人获得的感谢都是最幸福的微笑,在得到感谢的时候自己也会感觉幸福,因为是志愿的我们从心里接受,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为自己感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利他,也有我执。
上一篇: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空姐要求乘客打开遮阳板,这是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