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何清朝打不过八国联军?
义和团,联军,军队为何清朝打不过八国联军?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二,当时满清向八国宣战本身就带有很大的投机性,因为当时在河北山东一带兴起的“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满清统治者认为可以借助义和团的力量和西方列强抗衡,借此提高自身在和西方交往中的要价。
第三,满清当时并没有认真备战,因为本来就是一次政治投机行为,所以满清政府把义和团顶在最前面,清军自身并没有多做备战,驻防各地的军队(特别是驻内地的清军)也没有调往京津地区,这就意味着首都地区防备空虚,根本挡不住八个列强的联合进攻。
第四,满清始终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业帝国,而西方国家在当时已经普遍进入工业化,所以在军队的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方面,本土作战的清军甚至还不如远道而来的侵略者。这种实力上的差距也导致了清军即使动员起来,也无力和侵略者抗衡。
所以八国联军侵华,满清的失败是注定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落后就是要挨打的,大清帝国在欧洲列强已经发展成工业化国家的时候,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家,而且是落后的农业技术国家,民众还在为吃饱肚子、穿暖衣服发愁。闭关自锁,不求发展是当时统治者的心态。这样的国家当被外敌侵略时焉有不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要归咎清政府失败的主要原因,自然是因为“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无法对外交流,以致于科技已经其他各方面全面落后,最直接的原因自然是武器装备上的差距,所以就有人想了,如果清朝有着好的武器装备还会败吗?
事实会这么简单吗?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不可能的,一开始的清朝的确是吃了武器上的亏,但是清朝的统治阶层也不全是傻子,知道了自己的短板肯定是要去补足的,所以开始大规模的引进先进武器,也开办了近代化的兵工厂。
可以这么说,到了甲午战争时期,清政府的装备其实并不逊色于日本,清朝陆军携带的是连发的毛瑟,以及加特林机关枪,而日本所配备的不过是落后的村田,手枪也是单发的,打一枪就要重新装填,就效率上来讲是极慢的。
不过清政府却败了,几乎是一败涂地,这样的结果自然是激发了西方国家的觊觎之心,促使着他们迈出了第一步,八国联军侵华更是轻松的打败了清军,打败了清朝的洋人打开了清朝士兵的武器库,里面的景象却让八国联军的衣服被冷汗浸透。
在清军的武器库当中,洋人缴获了96们克虏伯大炮,114门速射机关炮,轻型武器毛瑟和曼里彻式来福枪合计三万支,而八国联军呢?手中不过是有着83门的火炮,步枪数量也是一万多支,和清军的库存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
看到清军储备的八国联军无不倒吸一口凉气,冷汗浸湿了背后的衣服,暗自庆幸捡回了一条命,否则清军如果真的训练有素,恐怕近代的历史都将被重写,可惜的是给予清兵的时间实在是太短太短了。
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是说到底了还是和人有关,人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八里桥打败满蒙骑兵的,不是机关枪,而是现代骑兵的墙式冲锋和马刀。
以当时清兵烂的程度,就算每人发一颗原子弹又有何用?
齐如山先生在他的回忆录里写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北京城的步兵衙门,在北京站岗,居然是躺着进行的,士兵们连御寒的衣服都没有,所以就弄一床棉被,躺在岗位上,有人经过,就从被窝里吆喝一声。
结果八国联军的鬼子进了城,要步兵衙门在东交民巷设岗放哨。
齐如山就问清兵头目,既然到外国人面前去站岗,你也不让士兵们捯饬捯饬,以免失了我大清的体面?
头目笑曰:早就准备好了,我给他们都发了新被窝。
这样的兵,有什么战斗力?难怪当时评论清兵说:见贼即逃为上勇,闻风而逃为中勇,误听而逃为下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帮倒忙的多啊!为啥你懂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太多的猜想,大清是头猪,肯定没有脑,用人不懂,只会在八扞旗下对民耍恨,而那些儒家们为了讨好,用各种手段去迎合八旗子弟,皇上更是花天酒地享乐,就这么简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年以英国为首的列强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其结果是大清都城北京被攻陷、洗劫,慈禧化妆成农妇逃跑,最后签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本息共9.8亿两等。至此,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列强的傀儡。
上一篇:十一月会是购房者的“春天”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