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既然密度越大,引力越大,那为什么星系的行星不会被中心的恒星吸进去?
行星,太阳,引力既然密度越大,引力越大,那为什么星系的行星不会被中心的恒星吸进去?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如题,以太阳系为例,既然太阳和地球都有相互作用的引力,那为什么地球不会往太阳方向引去,是什么样的作用力让行星抵抗恒星的引力在固定轨道上运行?围绕着恒星公转又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推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非常感谢悟空的邀请
对这个问题,我觉得如果问,行星为什么不会被恒星的引力场吸进到它们的内部,也许会更好些
1.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力和质量
万有引力和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引力越强,与距离成反比,距离越远,引力越小。
2.离心力的作用
地球受到太阳引力,再向太阳靠近时,由于太阳自身具有自转,从而引起了地球随它的引力公转。在公转的同时,地球与太阳之间产生了离心力。离心力与太阳万有引力产生了抗衡,这种抗衡与距离太阳远近形成正比。
离太阳越近,引力就越强,为了不被太阳直接吸引到太阳上,行星公转速度就会越快,从而形成更大的离心力对抗太阳引力,使离心力和万有引力处于平衡牵制状态,自然无法真正捕获到行星。但行星也不可能战胜太阳引力,只能是互相牵制,各不相让。
3.能量守恒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能量守恒定律在起作用。如果一颗行星的质量是固定的,那么离恒星越远,其能量越大。每一个行星,当它形成以后,其能量是守恒的。能量既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加。不同的半径的星球,能量不同。半径越大,能量越大。
4.行星真的就永远不会恒星吃掉。
行星以及其卫星围绕恒星公转所需的离心力,与恒星与行星之间产生万有引力,以及其它星系产生的附加作用力更好完美的动态平衡。所以在恒星星系稳定期,行星或者其它天体基本上不会很快被恒星吸引到跟前或恒星里。但是这不是说永远不会,目前月亮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逃离地球的控制奔向太阳,而地球由于其轨道是接近于圆的椭圆,所地球也慢慢的逐渐像太阳靠近,现在的气温就比六亿年前的平均气温增加了几度。所以还是会慢慢的飞向太阳,但是那是几十亿年后的事了,到那时太阳已经变成红巨星了,地球还没被吃,太阳就已经死亡咯。
如果喜欢请关注我的文章,也希望大家批评和指正,记得给橘子猪711点赞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高中物理讲:围着太阳公转的向心力和引力抵消,所以不会被恒星吸引进去;2,为什么行星正好都有与轨道方向相切的初速度?可能是形成时不相切的物质早就被吸回去,只留下能圆心运动的;3,天外来客或人类发射飞行器往往会用到行星如木星引力加速”弹出去”,相反不是吸进去,我猜可能与飞行物的速度方向跟行星的位置有关,比如某个速度接近行星时需要一个更大的圆周半径抵消引力,看起来像弹出去(猜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它既有引力,也有排斥力,既相吸又相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