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没出现在发达的宋朝而出现在明末?
资本主义,萌芽,中国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没出现在发达的宋朝而出现在明末?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个比较尴尬的话题。
”中国到底有没有资本主义萌芽“属于学术界大多数人已经认为过时,不值得讨论。但教科书上还没改过来的东西。
属于“严重的教条主义以及根据某些经典理论对中国历史进行的斧削和牵强附会的论证。“
事实上,21世纪以来,学术界已经没什么人谈”资本主义萌芽“了,国内外学者比较倾向于这个概念当年是出于政治被强行发明出来的,当初的讨论从学术上来说并不严谨,意义不大。
因为连资本主义是什么,学术界都没有严谨定义呢,”萌芽”又怎么说?这好像我们今天谈论某个地区可能变成发达国家,但发达国家的标准都不能统一一样。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弄出一堆说法,关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 从“战国说” 、“西汉说”到“唐代说” 、“宋代说” 、“元代说” 、“明代说” 、“清代说” , 前后竟然相差两千多年。
“资本主义萌芽”研究的前提没有深究, 是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因为五种社会形态说是领袖定义的, 领袖的话就是真理, 是毋需证明的, 或者说只能证实, 不能证伪。在这样的思维定式指导下, “中国必定存在资本主义”或“中国必定会发展到资本主义” 就成为中国学者信奉的信条和论证的前提, 也就是说, 学者们需要做的只是去找材料来证明中国资本主义存在或发展的事实, 而毋需去论证“资本主义”为何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主义”一说是那些思想大咖阶级划分的分类总结,近代才出现,宋代的人观察统治制度的视角应该比较单一,中国人受佛儒影响较深,即便发现一件事物不美好时,想的不是去推翻它,而是去改善它,没有人会觉得资本主义好在哪里?甚至不懂什么是资本主义,他们只想把封建社会建设得更美好,甚至不觉得那是封建,封建一词也是近代人强加赋予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历史上真的有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么?
14世纪到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以及这种萌芽的最本质原因是:在整体农民群体中分化出现的新阶级富裕佃农,以及资本主义农场的兴起,共同作用产生了英国的农业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萌芽字词诞生,进而导致英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变化。
任何国家在步入近现代化社会之前,无一例外都是封建主义农耕文明时代,即以农业为社会生产的最根本需求和供给的产业。英国一农业开始孕育的积累和变化,最后同样会一农业选择结束。因此资本主义的基础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彻底分离,也就是对一般农民的剥夺。
马克思说:“这种剥夺只是在英国才彻底完成了.......西欧其他一切国家都正在经历同样的运动。”
我们再来说一说另外一个国家,那就是美国。美国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是,它没有封建社会,而是直接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这其中原因与它的国家构成与历史发展有着必然联系。
它的开始也是从农业起步,海外移民们属于富农阶级,在自己的本国不受足够重视,深知是歧视,所以在移民后他们的劳动力,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心理上,都已有足够的基础与能力。殖民以后,无论是当地土著居民还是移民居民都早已对殖民者十分不满,以至于农业的资本原始累积的强度与时间的长度远超于周边的封建国家。
追根溯源,美国新生的资本主义来自于漂洋过海的资本主义农业的原始累积,以及殖民主义压迫下日益增长的商品生产。
而中国的封建社会又是个什么情况呢?
通过对英国和美国相关历史时期的分析可知,真正的资本主义萌芽,是需要有一系列前置条件的,经济的、法治的、观念的和制度的等等、它们彼此之间难解难分,其中的基础是资本主义农业的原始累积,最重要的是市场活动的主体的自由,一种受法律制度保障的自由,以及这种自由的不断扩大,最后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
笔者认为,相比欧洲这样的农牧混合经济结构来说,中国这种长期单一的以粮为主的自给自足型小农经济,是不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首先,众所周知,欧洲的农牧混合型经济要求的是贸易和分工,这其实是社会分配和社会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和富农乃至中产阶级的产生。而社会分配和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则在于私人雇佣劳动,这在极具代表性和特殊性的“英国模式”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也是最本质的一点。
而一般论及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都会讨论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带,但从本质上来说,江南地区出现的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仅仅是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种互相推动的形式,但与真正的"私人雇佣劳动”相比存在本质性的不同。
这是因为在这一雇佣劳动关系中还存在着人身依附,“机工”从未享有过自由选择的权力,因此仅仅是农村或行业手工劳动的有益补充方式,而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是“工人的唯一职业.......终身的雇佣劳动者”。把封建性质农奴的被迫雇佣劳动解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私人雇佣关系,这从本质上讲就是不正确的。
其次,人们在讨论这一问题的时候,往往过于偏重社会中的物质领域,而忽视了社会制度、观念和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等重要因素。对于欧洲最早出现的雇佣关系,其实不仅仅只有雇佣,还有契约和一系列的社会人文条件。这些条件具体来说包括农奴们追求个人权利和自由,法律对私人财产权和其他个人权利的保护,以及社会上人们思想观念的发育和良性社会意识的形成等等。
综上所述,无论是明清江南手工业的快速蓬勃发展,还是宋时商业的繁荣,其实本质上只是物质领域的发展,而社会制度、观念和社会中的其他重要因素并未发生变化,而是继续朝着自然经济的方向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