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刚上一年级的小孩考试不及格,该怎么教育?
孩子,记忆,的话刚上一年级的小孩考试不及格,该怎么教育?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刚上一年级的小孩,课本学的拼音课文都会,数学10以内加减法也都会,就是考试不及格怎么教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多家庭比较穷,尤其是农村家庭,孩子没有上过幼儿园,学前班,以及父母忙于工作,很少辅导孩子,所以孩子一年级可能无法适应,就会出现开始跟不上的现象,但是,只要在三年级前,孩子能够自主,主动的去学习的话,就会从一年级前期的不及格,到二三年级甚至可能成为班里的中等生甚至是尖子生,都有可能,一般在城市里,家庭都比较富有,孩子从小就上幼儿园及学前班,所以,在城里,一二年级班里几乎都能拿98分以上,最差也在95左右,看不出什么差距,真正能够看出差距的乃是三年级,三年级就会接触到很多幼儿园学前班没有学到过的新知识,也是学习新知识的起点,这个时候,如果主动去学习,依然能够保持在95分以上,但是依然还像一二年级那样,贪玩带着蒙混过关的心态,就会在三年级这一年出现下滑,最终只能考到七八十分,甚至更低,而且,一旦三年级这一年落下了,你以后的学业,基本上就已经定型了,到了四年级之后,就会出现完全跟不上的现象,听课像听天书一样,所以,小学三年级是最关键的一年,也是出现两极分化的一年,如果三年级没学好,基本上以后你的成绩也不会有什么提升,只会更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家孩子今年也上小学一年级,但是他们还没有月考。又不知道孩子现在考试能考多少分。
不过一年级考试还是字的分数不是要那么太关注,一年级主要是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把基础的知识记住了,就可以了,因为一二年级的考试分数,对于孩子以后的意义不是那么太大。这个时候也无法考察出孩子的学习水平来。因为一二年级都是一些基础记忆性的东西,如果孩子把这种简单的记忆重复记忆,做多了或者是提前学习了,那么考试就一定能考一个高分。
与像你所说的课本上的知识和拼音做的话都会,但是就是考试分数比较低的话可以给孩子多买一点练习题做一下。
我们家我给孩子买了不同的练习题,有三套,包括语文数学,主要是让孩子在学习完之后进行一个练习,让孩子对知识的掌握能够加深一下。孩子的分数考的低,说明对于这种变形孩子还不太习惯,尤其是考试的时候我们不可能把原来课本上的例题或者课本上,出过的题考试上再考,考试的时候都是略有变换的,可能孩子对这种变换不太熟,还有一种就是可能一年级的孩子对这种变换的时候,他根本没有读明白题,或者说不会读懂。
一年级的时候家长不需要太着急,慢慢来,让孩子把基础知识打好,尤其是学习习惯,还有学习的主动性,做好了,相信成绩会慢慢提高上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在家给孩子出张差不多的数学卷子,找个尽量安静且诱惑少的环境,再让孩子模拟考试一下。教孩子考试流程,然后不限时让孩子一口气做完。家长也不要做其他的,在旁边的地方默默看着孩子做题。
2.如果得分还行的话,那问题不大,因为孩子是在比较有压力情况下做的,那估计就是考试时没有感到要考试这种压力,再模拟上一次就行了。得分依然明显不高的话,那和孩子一起分析错误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是孩子理解问题,还是知识点没掌握。
3、有的孩子适应要慢一点,刚从幼儿园升到小学,第一次进入课堂,第一次坐满40分钟的课,他还在学习如何当一个学生;是了解并且全然接纳自己作为小学生的身份,并主动融入学习生活。
4、回顾上学以来,孩子的生活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帮助孩子尽快的融入。
1、提前预习的习惯
由于学前教育不均衡,刚入学的孩子学习的起点参差不齐。帮助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迅速赶上去的最佳途径是预习。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2、及时复习的习惯据研究证明,人的记忆分三个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上课时认真听课就是把知识从人的大脑中由瞬时记忆变成短时记忆,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3、主动识字的习惯对大多数一年级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困难是识字,而大量、机械的识字不但枯燥乏味,还会使孩子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多采用儿童诗识字、韵语识字、词串识字、阅读识字等途径,能为学生识字提供多样的语境,有利于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复现形式越多越新,记忆的效果越好。4、经常阅读的习惯当孩子有阅读的愿望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如儿歌、童谣、童话、故事及浅显的五言古诗,也可以是幼儿园已学歌曲的歌词、民歌、民谣和一些外国的优秀儿童作品、中国的《三字经》等。选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让“阅读“成为“悦读“。5、口语交际的习惯家长或老师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有“教育“的觉悟和意识,引导孩子用普通话交谈,说规范的语言,培养孩子准确把握语言的能力。6、善于提问的习惯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辅导孩子学习时,多启发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对孩子的提问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给以鼓励,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不能着急。7、规范书写的习惯尽管电脑日益普及,但硬笔书写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和知识的技能,写一手好字或者写一手规范的汉字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在帮助孩子养成认真写字的问题上,家长要有书写意识,一方面强调写字姿势、握笔姿势;另一方面渗透一些必要的书写知识,如字的基本构成、间架结构、占格问题等。因为儿童容易受暗示的影响,所以书桌整理得越干净,越能静下心写好字,减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错字、别字、漏字等现象。上一篇:怎样好开店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