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想读书,但不知道读什么书,该怎么选?
自己的,使人,的书想读书,但不知道读什么书,该怎么选?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有时间看看余华的《活着》吧。看完之后,对于“活着”,或许会有更深的理解。
我看《活着》的过程,似接受着一场残酷的心灵洗礼。余华以其平淡的冰冷笔调将接二连三的悲剧娓娓叙说,而一次又一次猛烈地冲击着我的神经。读罢此书,确有欲哭无泪之感,以及无从述说的无奈,无所适从的悲怆。
也正应了鲁迅之言,“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毁灭生之所爱,生之所念,却终究毁灭不掉生之凡人。
那便是福贵。
书里的一切就如同一个巨大的连环诅咒,无预兆的悲剧与死亡接连发生,而这诅咒却毫无缘由地降临在福贵身上。
他的一生似“精彩”地演绎着――世事无常。
福贵一次次地失去,包括钱财、身份、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甥,历尽苦难后他终独活下来,实则幸更不幸。风烛残年的他孑然一身,于世间苟延残喘,与一头迟暮的老黄牛为伴……
我想,他最终的“活着”,即是余华极力诠释的真正的活着。
许是自己还未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的原因吧。至今我依旧感到不解,如果这世上你所在乎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了,那活着的意思又何在?
对此,余华给出的解释是:“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我想很少人能真正做到这点。人活一世,有太多名利所追,有太多情感牵绊。于是,“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共同编织交错而成为支撑我们活着的理由。若非真如福贵经历万念俱灰的绝望后,常人应很难达到这种“活着”的最高境界。
其实,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岁月中,福贵很可能只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那时的很多人可能也遭受着与之相似的苦难,但最后如福贵活着的又有几人?答案不言而喻。
时代的不幸,却也成就了福贵最终的“活着”。
虽至今无法参透“活着本身”的真正涵义,但我从书中生命的摇摇欲坠之中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不屈。人行一世,就算崎岖蜿蜒,哪怕踽踽独行,也要坚持走完这一生!这可能就是目前我所理解的“活着”。
张爱玲说: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一生。
但,大地上我们只过一生。
穷极一生,只为活着?
……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会看三类书,推荐给你,希望对你有用。
第一类:小说,在我的生活中跟追剧一样,属于消遣休闲型的阅读。我会看各种类型的小说(网络小说除外),去年突然对科幻感兴趣,读了刘慈欣的《三体》和雷·布拉德伯里的《华氏451度》,这两本科幻小说让我开始思考人类的未来,教育的方向。今年重点读了严歌苓的小说《路犯焉识》和《一个女人的史诗》,从此对女人的力量有了新的认识。目前正在看的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文中一开始对婚姻的描写,就深刻至极。作为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极尽枯燥,我能做的,只能是在小说中,体会不同的人生。
第二类:历史,我会选择比较通俗的史书慢慢读,有时候一本书要读半年,读读停停的,但是对自己的知识、见解、心态,有很大助益。去年我用一年时间读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对明史有了浓厚的兴趣。今年正在读虞云国的《细说宋朝》,读的很慢,还有一百多页才读完。
第三类:人物传记,当你彷徨时,当你失落时,请读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最能激发人的志气,读人物传记,像在旁观别人的人生,即使没有环环相扣的剧情推进,没有天马行空的奇诡构思,没有高潮甚至没有结局,但因为真实而吸引人。去年我用了半年的时间,精读了《毛泽东传》,受益终身都不能总结我的感受。
以上,是我每年都会读的三类书,而且我会选择纸质书,因为可以边读边做读书笔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读书的历程中,始终把培根的那句话作为自己的警惕:“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也就是说,你所有读的书,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这个人,读书,不管读什么,皆有好处。
如果不知道自己读什么书,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读。
首先,名著,不要嫌弃咱们自己的四大名著,它是值得你一生品读,甚至是反复阅读的秘籍。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自己读懂了,才会明白作者真正的目的,也可以放在当下的时代,细细琢磨名著对于当下自己的启发。
接着,国外名著,领略不同国家,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给自己的视野打开另一扇窗户。
读完经典,后面可以选择有助于自身成长的书籍,这方面的书籍更是数不胜数。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思维方式有待开拓,你可以阅读这方面的书籍,给自己的思维开拓另一面领地,比如最近我在读《你对我讲道理,我对你讲逻辑》,很有意思;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情绪管理有问题,那你也可以通过读书很好的掌控你自己,比如《对于自己,你只是陌生人》等等。你想在哪方面提高自己,都会有各个方面的书籍给你开山引路。
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不要迷茫于选择书籍,更不要跟风,循着自己的读书轨迹,让书本滋养自己的大脑,找寻到书籍里的秘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本人混皮但秋冬偏干,有斑无痘及痘印而且毛孔大,可以推荐一款遮瑕好并且偏滋润的粉底液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