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证监会罚款威慑力越大,股民越幸福吗?为什么?
股民,上市公司,股市证监会罚款威慑力越大,股民越幸福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觉得要让股民在股市幸福,应该提高违法成本,健全制度,让他们不敢违法,不能违法。给股民提供一个健康的公平的交易市场才是最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证监会罚款威慑力越大,的确股民会越幸福。
因为证监会罚款威慑力越大意味对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管束越严格,有利于整顿资本市场风气,让上市公司不敢胡作非为,减少了一些上市公司概念性的沾光炒作和业绩造假、内幕交易、虚假陈述等违法违规行为,也让市场少了一些恶意炒作诱导股民投资者追高接盘的妖股存在,市场会少一些地雷。
同时,上市公司见旁门左道行不通还要挨那么重的罚,觉得不划算也不敢乱为之,会集中心思用于努力提高自身业绩,从而提高基本面推动股价的上涨,股民投资者则有望从中受益。也可以说,目前A股市场上的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还是证监会的处罚不敢“狠”才导致屡有发生,比如对虚假陈述的上市公司罚款顶格只有60万、个人类责任人罚款顶格才30万元等早该改了。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这样说,如果在加上一点所谓的“刑事”处罚,那么一定是可以做到震慑的效果的!要知道但是,根据目前券商法193条规定,对于一般的业绩造假等行为,给予的只是一个最高60万的处罚。
那么对于这样的处罚力度来说,许多上市公司是不放在眼里,这就是为什么这几年以来有那么多敢于铤而走险的违规人士和上市公司,会出现内幕交易,老鼠仓,业绩造假的行为!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在近期的券商法案修改研讨会上,已经有人提出了,对于193条券商法进行修改的建议!建议大幅度增加违规的处罚金额,并且对于违规的上市公司负责人,相关人员进行一个“刑事追究”的责任!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这个法案还只是处于一个提议阶段,并没有落实之前,2018年底和2019年初就出现了大批上市公司主动爆雷的现象!这里面不仅有垃圾股,也有白马股,大幅度的“业绩变脸”,甚至商誉计提“大洗澡”!
其中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康得新,康美药业这样的大白马股!!真的是要么不暴雷,一爆就爆出那么大一个雷,让无数股民大跌眼镜!
其实,都是想在一个新的证券法出台之前,“赵工”自己以前业绩造假的事实,那么就可以按照一个旧的法规进行处罚,不至于落到一个“刑事追究”的责任!
因此,从这段时间A股市场的表现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到,对于罚款力度的增大,甚至对于处罚力度的加大,是绝对对于市场有“杀鸡儆猴”效果的!我们对比一些美股市场就可以知道 ,在美股的市场里,对于内幕交易和业绩造假是一个非常重视的结果!一旦出现,轻则罚得倾家荡产,重则牢狱之灾。
那么自然就让很多有贼心的人没有贼胆,在计算了违规成本和处罚力度以后,选择放弃!而A股目前还是停留在一个处罚力度太小,违规获利太高的阶段,所以一定要改变!!
感谢⭐点赞和关注⭐。更多更好的逻辑期待与你分享!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罚得不痛不如不罚。在这里我想点明两点,望大家思考:一、如果罚上市公司而非大股东,那就是等于罚了每一个买这家股票的投资者,讲得通吗?二、如果罚违法得利者,他们席卷了广大股民的钱,该抓也该罚,但罚款充公就对吗?这跟抓了盗窃犯,赃物充公不还给失主有什么区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证监会罚款威慑力越来越大。对于投资者而言。 是一个利好。但如果投资者利益不能有效保护。那么也谈不上福音。
A股造假上市。财务粉饰。信披违规。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盛行和违规减持普遍。原因在哪儿。就在于处罚很轻。起不到震慑效果。让他们有恃无恐。
证监会加大罚款力度。自然会让这些违规违法者有所忌惮。以后会遵纪守法。少做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情。自然利好投资者。
但如果仅仅处罚违规违法者。投资者遭遇投资损失不能有效赔偿。那么对于投资者而言。也谈不上福音。
因此亟待细化赔偿规则。出台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的司法赔偿解释。 实施集体诉讼机制。简化赔偿程序。投资者才是福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处罚的第一方式不是对公司罚款,因为这样本来已经受到损失的中小股东的利益因罚款受到二次伤害,处罚的第一方式首先应该是以违规大股东的股份或其它资产赔偿没参与违法违规活动的中小投资者的损失(作民事赔偿),其次才是追加罚款(作行政处罚),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上一篇:中医治疗肿瘤还存在哪些问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